特朗普外交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2017-02-27
俞邃(Yu Sui)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2月10日的通话中,特朗普表示坚守“一个中国”原则,习近平也提出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的具体主张。“中美必有一战”已不是冷战思维,而是热战、好战思维。这既不符合美中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世界发展大局。
“一中”不是给中国的恩惠2017-02-21
沈丁立(Shen Dingli)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
特朗普重回“一中”政策应该受到欢迎,但他要明白,遵守美国的这一长期政策并不是给中国的恩惠,它也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只要不涉及不可谈判的原则问题,中国将在公平基础上与特朗普政府就任何商业问题进行谈判。
点评“美国对华政策专家组报告”2017-02-21
顾屏山(George Koo) 新美国媒体董事
由夏伟(Orville Schell)和谢淑丽(Susan Shirk)联合主持,亚洲协会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发表了专家组报告《美国对华政策:给新政府的建议》。这份报告耗时约两年,在2017年2月这个时间点发表,目的是为特朗普政府提供指导。
蒂勒森所不知道的南海历史2017-02-17
苏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蒂勒森并不了解美国对南海主权争议的立场。作为一项政策,美国对南海领土争议不持立场,并且数十年来从未持有过立场。如果蒂勒森有机会在未来访问北京期间见到李先生,他可能会意识到在1946年派去收复这些岛屿的军舰正是美国提供的。
澳大利亚:华盛顿对待盟友的征兆2017-02-16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唐纳德·德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的电话交谈在美国引起焦虑反应。华盛顿的动作将包括提出更多让人不快的要求,而不是提出请求并进行稳重的外交。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意味着拥有最高优先权的是美国利益,而不是维持良好同盟关系。这将是华盛顿的东亚和欧洲合作伙伴面临的一个重大变化。
美俄修好能走多远2017-02-15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特朗普亲俄立场不是表面的,而是出自内心的。他在任内会放松并可能逐步取消对俄制裁,在一定程度上修好美俄关系,但美国把俄作为主要威胁的定性,把俄作为主要战略对手的定位,把遏俄作为国家政策的战略,是由美国的国家意志决定的,而不是由总统个人决定的。
鹰与龙的华尔兹2017-02-15
桑普森·奥佩迪萨诺(Sampson Oppedisano) 纽约新学院米兰国际事务、管理和城市政策学院,院长行政助理
唐纳德·特朗普是一种令全球都猝不及防的政治现象。他的不可预测性和缺乏经验可能导致意外事件的完美风暴,这必然将是他任期初期的一大特点。如何应对特朗普,中国将自己作出决定,而得体和精准将是中国确保不恶化两国关系、守护现行世界体系的最好防御武器。
对中美关系搞倒退没有出路2017-02-13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如果特朗普执掌白宫后仍然剑走偏锋,对华实施超强硬政策,将对中美关系产生破坏性影响。但中美关系攸关两国前途命运,也攸关国际形势全局走向,任何人都承担不起破坏中美关系的责任与后果。
中国如何破除“金德尔伯格陷阱”?2017-02-13
李巍(Li Wei)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中国正在大步走向全球治理的中心舞台。但随着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在2017年有可能从全球治理体系中后退,作为全球治理中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面临着艰难的战略选择:是随美国而舞,采取同样的民族利己主义进行回应,还是反其道而行之,在美国撤退的领域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的公共物品?
对中国不以大国相待是好主意吗?2017-02-13
杰瑞德·麦金尼(Jared McKinney) 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现在越来越清楚,未来4年里,特朗普政府会全面出击,破坏到目前为止维系中美和平的大国关系准则。其结果可能不仅是不稳定,而且是走上通往战争之路。
特、普接近与中美俄关系2017-02-10
冯绍雷(Feng Shaolei)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美俄三边关系是当今国际政治中最为关键的一组三边关系。能够回到中、美、俄平等互利的相对稳定三边关系,对谁而言都不是坏事。三边关系会有合作,也一定会有竞争,但关键是要避免全面对抗。
“动摇圣殿”:特朗普与自由秩序2017-02-10
艾伦·S·亚历山德罗夫(Alan S Alexandroff) 多伦多大学全球首脑项目负责人
哪里在转向呢?并不是奥巴马政府的转向亚洲,我说的是另一个转向,它发生在候选人特朗普从候选人变成候任总统、再变成总统的时候。
- APA酒店事件:日本自夸史观的崛起2017-02-09
许多(Xu Duo) 耶鲁大学福克斯研究员
日本连锁酒店集团APA的CEO元谷外志雄最近因在旗下酒店房间摆放历史修正主义著作遭到中国强烈批评。这一事件并非孤例,背后是近年来日本政治风向的转变:保守势力日趋壮大,自由派影响力江河日下。主导日本人战争记忆的集体观念正从“自虐历史观”转向“自尊历史观”,甚至“自夸历史观”。
- 中美必须和解2017-02-09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权力转换期往往多发冲突。美国应当借鉴大英帝国应对北美大陆崛起的激进民族主义大国的政策。在与曾经的殖民地爆发两次战争之后,英国明智地选择了和平。
- 中美关系将进入新的磨合期2017-02-08
滕建群(Teng Jianqun)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特朗普上台,美国内政和外交会变得直接而明确,而中国会继续稳步发展。新的力量平衡还没有确立,中美关系进入新调整期,必然要有适应过程,磨擦可能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