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特会”:私人关系的战略影响2017-04-06
李成(Cheng Li)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两位元首要打破两国之间众所周知的坚冰,并培育真诚合作的氛围,最好的方法是分享关于美中关系的私人经历,包括他们的家族故事。即便是从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视角来看,一些简单的轶事也有助于阐明两位元首对于促进两国健康的建设性关系的长期善意。
扮演政客:蒂勒森的亚洲之行2017-04-05
桑普森·奥佩迪萨诺(Sampson Oppedisano) 纽约新学院米兰国际事务、管理和城市政策学院,院长行政助理
“我本不想做这份工作。我也没有谋求这份工作。我妻子告诉我应当做。”这是美国现任国务卿、该国最高级别外交官雷克斯·蒂勒森的原话。蒂勒森直言不讳的话语是针对他的首次亚洲之行,他先后会见了日本、韩国和中国领导人。
特朗普能否复制“尼克松冲击”?2017-04-05
齐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访问学者
特朗普能否像尼克松那样“像惊雷一样回响”,单方面宣布加征高额关税来消除美国贸易赤字,并瓦解WTO体制?虽然特朗普的一些顾问会支持这么做,但如今美国所拥有的制度和商业影响力已远不如尼克松时代的美国。
我们可以从“习特会”期待什么?2017-04-05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杰出客座研究员
首次"习特会"可谓风险极大,但它也是稳定关系和为未来双方互动确立积极基调的一次机会。参加峰会的习近平主席和中方将就两国政府面临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作足准备。问题是,美国新总统准备得如何?
特朗普对华政策一团糟2017-03-31
布拉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 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特朗普上位对北京来说是坏消息,尤其因为他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愿景与习近平缔造“中国世纪”的“中国梦”相抵触。然而至今,中国不仅未在贸易和安全事务上遭到美国的惩罚性反制,而且即将举行的海湖庄园“习特会”有可能告诉人们,形势越是多变,美国的外交政策就越是依然如故。
特朗普外交新政:新瓶装旧酒2017-03-27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特朗普一再强调要让美国“重新强大”,但他的一些负面政策取向同其政策目标反向而行,不仅不会使美国重新强大,反而会加速美国的衰落。
中美俄关系再思考2017-03-27
史蒂文·W·刘易斯(Steven W. Lewis) 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中国研究项目主任
如今,外层空间和能源/环境领域的形势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中国、俄罗斯和美国这世界三大强国切实加强在四个全球公共领域中的两个(空间和能源/环境)进行长期国际合作的机遇。不过除非华盛顿、北京和莫斯科重审它们之间有关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观,否则事情不会有进展。
实现与美国的“相互调适型”互动2017-03-27
吴心伯(Wu Xinbo)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在当前新形势下,中国应争取使“相互调适型”成为两国间互动的基本模式。特朗普要“使美国再次伟大”,离不开和中国的经济合作,经济上的“互利共赢”是特朗普时期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基础上形成务实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可以期待的。
朝鲜问题:让中国更主动需要美国外交有新意2017-03-27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华盛顿态度强硬,并不能诱使北京承担给朝鲜当局施加更多压力的风险。美国政府首先应该响应北京长期以来的呼吁,与平壤展开认真的双边谈判。
蒂勒森访华释放积极信号2017-03-27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蒂勒森此次访华的意义,一是减少了敏感过渡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二是开启了两国元首会晤的准备工作,三是使中美双方有可能开始处理两国关系中的一些实质性问题。
中美关系“阴转晴”?2017-03-23
刘澜昌(Liu Lanchang)
蒂勒森访华,中美关系“阴转晴”。当然,这不意味着中美在战略上、在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上的重大分歧已经消除。但特朗普政府应该已经意识到,直接与中国对抗不是上策。
错误的对手2017-03-20
霍华德·斯托弗(Howard Stoffer) 纽黑文大学国家安全部副教授
为把多变而危险的朝鲜政权带来的安全威胁降到最低,为维护亚洲地区的稳定,相比俄罗斯,美国更加需要中国。
推进全球化 引领全球化2017-03-20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中国不要被美国竞选中的一些言论所“蒙蔽”,要冷静观察它以后的政策和实际行动。中美双方就努力增加互动和对话,塑造“新全球化”,创新全球治理的未来。
剖析特朗普的对华强硬论调2017-03-17
J·伯克希尔·米勒(J. Berkshire Miller) 外交关系委员会驻东京国际事务研究员
这种蜂拥而上策略——在多个问题上同时攻击北京——看起来是根据特朗普自己的商业策略来制定的。预计特朗普的“杠杆”将令中国在核心问题上作出痛苦的妥协,因为中国害怕华盛顿的蔑视和威胁。
安倍逢中必反将自食其果2017-03-14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安倍将中国视为日本的主要战略对手,遏华行动层出不穷。然而当代国际关系主流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安倍企图联合别国制华是犯了时代和历史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