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秦晓鹰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中国“两会”具有很强的纵深感

2018-03-21
S1.jpg

中国“两会”总在每年3月的初春召开,因为有政治报春的意味,所以引人注目。今年中国的“两会”更加引人注目,最直接原因是会期长,以往10日,此次为15天。而在这种表面不同的背后则是会议内容的非比寻常。笔者以为,2018年的中国“两会”给世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甚至可能留在个人历史记忆里的,是它的纵深感。

这种纵深感来自何处呢?恐怕首先是来自议程及所要完成的任务之重大。在现代世界各国的社会生活中,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和人为的战争这种巨大变故和人类角力之外,还有比修改宪法这一国之根本大法更重要的吗?尽管对于此次修宪,中国官方视为“小修小改”,但自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通过媒体公布以来,直到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为止,中国公众对它的关注程度、社会评价的热烈以及心理期待,恐怕都是前所未有、至少也是十分罕见的。在此期间,中国网友对此案一字、一词、一句的悉心以求,其认真程度实在让人感佩。

中国“两会”的纵深感还来自中国的国家政体有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即设立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人们也许对“监察委员会”这个机构名称感到陌生,但如果告诉你,这个机构是中国吸收和总结五年多来反腐工作利害得失的必然结果,你恐怕就会觉得顺理成章了。诚然,中共十八大以来,反腐肃贪硕果累累、威名赫赫,但这项工作越是深入,也就越感到机制上的羁绊。这既包括机构重叠、功能交叉、冗员低效的阻障,也包括某些法理上的固有缺陷。对此,中国公众也已经越来越多地对反腐能否持续开展並形成常态表示置疑。增设监察委员会显然是为了从根本上扫除这些体制上的障碍。从中共反腐主将王岐山先生在投票箱前引起代表委员们的自发掌声里,我们可以感到中国公众对制度性反腐寄望甚厚。

国家治理的谋篇布局、走向、思路确定之后,执行人(含执行机构)就是决定的因素。这看似一个老理,但却是一条实理、真理,更是一条世界各国都必须遵循的常理。此次中国“两会”确定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和最高参政议政机构的领导层人选,确定新一届中央政府主要领导人,使自中共十九大开始的组建国家管理与治理的组织架构工作划上了一个句号。这种惟此惟大的任务造成今年“两会”具有极强的未来纵深感,对此我们还用置疑吗?

然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此次“两会”宣告了另一场新改革的开始,那就是中国将要对党和国家领导决策机构及相关人员进行大幅度压缩和调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简机构,或者用那句从战争年代延续下来的老话来描述,即“精兵简政”。中国政府机构的庞大臃肿效率不高早为世人诟病,但要真的对其“减肥”压缩提效,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恐怕实难奏效。此事之难除了要有坚强的决心之外,其操作的难处在于既不能快又不能缓。快则忙、缓则乱。“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些历来都是治国平天下者需要应对的两大难题。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最高决策层毅然拉开此次机构调整压缩冗员的大幕,可见其改革之魄力、之自信、之坚定。

从“两会”代表委员拿出的提案建议以及热议的各类话题可以看出,中国有如此果断的改革大动作,乃形势使然。这也是笔者所说此次“两会”具有强烈纵深感的另一个论据。那就是“两会”非常接地气。现实是纵深感的起点,没有了现实感,任何纵深都只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事实正是如此,在这次中国的“两会”上,除了前述那些国家重大政治人事变化外,许多代表委员、众多到会被咨询的官员学者以及不少记者媒体人都不约而同地“聚焦”诸多民生问题。这有意无意地减少了“两会”与中国公众的距离感,增加了不少亲民色彩。笔者以为,此次“两会”最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是李克强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所披露的,中国在2018年要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一是防范与化解各类风险,二是强力推进脱贫,三是环境保护必见成效。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三项关键工作如果要在短时间内真正抓出实效,其突破点必会剑指一处,即中国的农村,尤其是那些仍存在最多贫困人口的中西部地区农村。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当近3000万贫困人口所在的地区都能止贫赴富、止劣趋优,止乱向稳,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功转型也就曙光方显、初战告捷了。数千人聚会北京,也是一次为中国未来的庄严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