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王震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

特朗普时代中美反恐合作依然可期

2017-02-27

自从“政治素人”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至今,国际社会中四处弥漫的“特朗普焦虑症”一直挥之不去。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不少观察人士担心: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发表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对华言论,加上其执政团队中亦颇多对华鹰派人物,未来中美在不少领域的合作恐将难以为继,甚至可能面临直接冲突危险。对于特立独行的特朗普来说,其未来政策走向正如他的总统竞选过程一样充满极大不确定性,任何试图对此进行预测的努力都存在风险。即便如此,我们仍有理由认为,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反恐合作依然可期。

S1.jpg

尽管特朗普及其团队一再批评奥巴马政府的反恐政策,但二人的政策核心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特朗普的竞选言论和初步施政纲领来看,其未来反恐战略不外两点:一是强化美国本土反恐,同时调整其在全球反恐战场上的目标和任务;二是针对重点反恐目标加大打击力度。要想实现这两方面的目标,特朗普政府恐怕都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事实上,由于美国的战略猜忌和“双重标准”政策,双方在全球反恐领域的合作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911”之后,美国重新改组了其国家反恐机制,使得国际恐怖势力针对美国本土发动袭击的概率大幅降低。然而,本土防护能力的加强并未改变美国仍是全球“圣战”武装分子首要袭击目标的事实。奥巴马总统任内推动与伊斯兰世界和解的一系列努力同样未能消除“911”后因美国反恐而激发的全球反美主义情绪,而这种情绪正因为特朗普总统近期推出的“移民新政”出现回潮。换言之,即便美国新政府打算丢掉全球反恐战争的“包袱”,也未必能够在四处蔓延的恐怖活动中独善其身。

首先,由于国际反恐战争具有明显的“洼地效应”,缺少任何一方的合作都无法实现有效治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恐怖势力就像无形的流水一样,总是更容易流向安全防范薄弱、极端思想浓厚、同情者和支持者较多的“反恐洼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是否“生产”恐怖分子,都有可能成为国际恐怖分子过境、藏身、策划、袭击等恐怖链条中的环节。对于美国这样自由开放且利益遍及全球的工业化国家来说,加强本土防范并不总能避免出现“911”事件一样的“百密一疏”,更不能完全保证其海外利益和目标的安全。如果无视国际恐怖活动中的“洼地效应”,任由国际恐怖势力在全球肆虐,或是心存侥幸地以邻为壑、隔岸观火,则无异于饮鸩止渴、作茧自缚。当年本•拉登领导下的“基地”组织在冷战后迅速坐大,并反噬西方的教训可谓殷鉴不远,诚足为诫。

其次,对美国新政府而言,要想从全球反恐战场快速抽身,转而致力于其国内经济建设,同样离不开中国的合作。在打击叙利亚“伊斯兰国”问题上,美国或许可以在军事上与俄罗斯进行合作、协调,但是停火后的政治安排却无法排除中国参与。否则,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就无法被忽视,相关解决方案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涉及停火后的联合国维和问题,中国的角色会更为重要,因为中国是目前唯一可以与各方进行斡旋并且能够被接受的大国。在阿富汗,无论特朗普总统是否继续奥巴马政府的撤军政策,中国的作用都难以被忽视。一方面,阿富汗塔利班仍然拒绝和美国进行直接会谈,反对美国在当地驻军,中、美、巴、阿“四方会谈”机制便是针对这一困局应运而生的产物;另一方面,阿富汗的经济重建更是离不开中国。迄今为止,还看不出哪家西方公司愿意来阿富汗投资或参与当地重建。

最后,如果特朗普先生想要完全打败“伊斯兰国”组织为代表的新一代恐怖势力,同样需要中国的合作。其一,“伊斯兰国”所鼓吹的反世俗化、反现代化、反西方宗教(被认为是“现代十字军”)的“圣战”意识形态,挑战了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底线;其二,“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基地面临军事压力的情况下,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一轮扩张,这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其三,中国虽然不会在国际反恐战争中提供直接的军事协助,但其在推动综合反恐和社会重建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却是独一无二的。

无论特朗普总统和他的团队是否对中国存有偏见,只要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仍是本届美国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在此领域的合作潜力和价值都不应当被忽视。毕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