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李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

美国误读中国网络安全新规

2015-05-15

近几个月来,中国政府酝酿提出的信息安全监管制度成为中美关系中新的冲突点。美国政府强烈反对这一新规定,认为这将直接损害美国企业利益。总统奥巴马亲自发表意见,称已就此向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表达关切。

美国如此高调反对中国信息安全审查主要出于以下原因。一是美国认为这一规定是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据媒体报道,中国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都采用美国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其内部大型数据库。美国担忧部分美国企业会因无法履行规定而离开中国市场,而让部分中国企业取而代之。新规定让美国联想起2010年的谷歌事件。

二是美国认为这一规定所覆盖的领域会从政府和重要国有企业扩大到整个社会。相对于政府和国企,美国企业更重视中国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和中产阶级群体。苹果公司2014年在中国销售额达到370亿美元,中国75%以上的智能手机运行着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97%的个人电脑运行着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一旦美国企业因为新规定丢失中国用户,企业的商业价值将大幅缩水。

三是美国认为该规定是中国政府通过打击外国企业获取政治经济利益大战略的一部分。即便美国企业接受相关规定,也会遭到其他方面的不公正对待。这种担忧源于2014年中国发改委对美国高通公司、微软公司和德国、日本数家公司的反垄断调查。高通公司最终被判有罪,需缴纳近10亿美元罚金。一些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的言论加深了美国决策层的担忧,如学者白邦瑞在新书中称,中国正采取一种“百年马拉松”策略,试图用先礼后兵的策略最终击败美国。

四是美国担忧中国的做法会被其他国家效仿。在中国对高通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后不久,韩国和欧盟也对该公司展开类似调查。如果中国采取的信息安全监管制度被广大发展中国家复制,那美国企业进入新兴市场将会更加困难。

基于以上担忧,美国认为中国制定信息安全监管制度与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甚至可能动摇其互联网霸权。然而,美国并未充分认识到中国制订这一政策背后的因素以及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事实上,这一规定并不会对美国企业在华经营带来困扰,反而可能成为促进中美两国科技企业合作的机会。

首先,中国制订信息安全监管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国内网络安全能力。中国是世界上遭受网络攻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缺乏专门的互联网立法。中国企业和民间的网络安全意识极为淡薄,市场上泛滥着各种隐含网络安全隐患和恶意软件的信息科技产品。中国需要建立制度规范这一市场,让劣质产品没有容身之地。此外,与美国一样,中国也受到网络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中国政府及重要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保护已经被提上日程,确实需要对这些机构当前所使用的设备和服务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填补查出的漏洞。

其次,该制度是中国正在推行的依法治国及国内改革的一部分。制度不会成为一个“黑箱”,将会有明确的内容和严格限定的范围。制度不会违背中国政府简政放权、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改革思路,不会成为政府干预市场的新手段。按照中国当前推行的改革政策来看,监管和评估将主要交给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完成,接受审核的企业将有充足的渠道和机会保护自身权益。

最后,美国科技企业最终会从这一制度中获益而非受损。由于美国政府短期内不会改变其互联网监控政策,中国政府和民间均对美国企业的信息科技产品存在安全担忧。一旦中美关系出现一些危机,这种担忧很可能会演变为自发行动,这才是美国企业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接受中国新规定将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中国公众对美国监控其个人隐私的担忧,并有助于减少中国舆论界存在的美国阴谋论。新规定将促使美国科技企业与中国公司加强合作,创立新的合作模式和合资公司,推动美国企业的本土化。本土化将为外国企业创造新的盈利点和市场,上世纪90年代丰田公司在美国本土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因此,IBM、苹果等公司率先考虑接受这些新规定并不是对中国政府屈服,而是看到了这一制度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