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马雪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美国财长耶伦二度访华突出拜登政府对华的实用主义

2024-04-09
未标题-1.jpg

耶伦一直被认为是中美接触中的温和派,致力于建立中美经济与金融的沟通渠道,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互利的经济关系。这次是耶伦不到一年内第二次访问中国,备受国内外关注。

耶伦二度访华旨在突出拜登政府对华政策中实用主义。拜登政府希望实用主义成为中美关系的前提,通过强调经济增长和贸易的重要性,对华发出信号,即两国关系不必由冲突来定义。

第一,由对华温和派展现中美重要关系的愿景。在拜登政府内部,耶伦仍然秉持关于全球贸易益处信念,她曾是拜登政府内部呼吁降低对中国部分关税的主要声音,认为中美经济全面分离将对全球产生负面影响。这与其他官员则倾向于采取更多保护主义措施成鲜明对比。比如,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曾对下属说,虽然去中国访问的官员很多,但考虑到达成贸易协议难度较大,她不想成为其中之一。对华温和派的耶伦二度访华表明,拜登政府内部对华政策虽有分歧,但总体上仍致力于消除噪音,根据现实情形谈论中美重要关系。

第二,就双方共同的优先经济事项开展合作。美国财政部长在美国政府经济团队居重要位置,是美国经济的主要领航者,负责管理公共债务、监督税收等,并充当政府与大小金融市场、企业之间的主要联络人。历史上,美国财政部长作为美国中国特使曾发挥重要作用。1999年,美国科索沃战争期间误炸中国大使馆,曾引发中国各地抗议,克林顿派其财政部长萨默斯来华,承诺帮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成两国进一步谈判。2008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说服中国与美国密切合作,确保中国所持美债安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此次耶伦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就国内和全球经济平衡增长、反洗钱联合合作、加强金融稳定、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发展中国家债务困境等建立合作和交流。

第三,稳定的沟通渠道比具体成果更重要。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一份书面声明中称,耶伦已经和中国经济领导层建立了有效的渠道,让美国能更好地传达严重关切和政策行动的意图,所有这些都有助于美国的总体目标,即负责任地管理同中国的经济竞争。这意味着拜登政府认为即使耶伦与中方的会谈不能促使中美双方做出广泛的政策调整,这也是减少相互报复,避免冲突螺旋式上升,以及协调应对整体经济挑战而值得尝试的办法。

与此同时,耶伦二度访华还聚焦了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这表明美国与中国的互动方式突出实用主义,既有管控分歧加强合作的一面,也有“管控下的对立”一面。

耶伦此番访华也展现对中国经济政策的美式双标。耶伦强调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出于国家安全目标,“这些国家安全行动不是为了让美国获得经济竞争优势,而是出于直接的国家安全考虑”。而“中国政府干预经济则是为了获得相对于外国竞争对手的不公平经济优势”。

耶伦抨击大量廉价的中国清洁能源产品正在拉低全球市场价格,可能扼杀美国扶持本土清洁能源产业的政策,并将将中国产能过剩同美国国内就业形势挂钩。在访华前一周,耶伦参观位于佐治亚州诺克罗斯的Suniva太阳能电池制造厂时称,“由于外国政府对企业进行大规模补贴,太阳能进口产品以低价涌入了美国,这使得美国本土产品缺乏竞争力,并导致2016年至2020年间美国太阳能制造业流失了20%的工作岗位”。曾任美国财政部官员和贸易官员布拉德·塞策认为,耶伦有关中国产能过剩的警告,可能是拜登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等产品征收新关税或设置其它贸易壁垒的第一步。如果中国坚持现在的路线,最终可能把美国财政部推向更有保护主义色彩的方向。

上述举措既源于美国对华“非市场经济政策”的认知误差和行动偏差,也源于美国国内选举形势。耶伦此行正值美国大选年,民主党和共和党相互比拼着对华强硬。近期,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敦促拜登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进一步行动,而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提出了三项旨在减缓或阻止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法案。美国舆论认为美国将采取的一系列积极应对措施,包括实施应对中国出口激增为重点的保障措施、在汽车行业进一步执行涉疆所谓的“强迫劳动预防法”以及全面或提高关税。两党还集中批评中国对TikTok的所有权、针对美国的间谍活动、经济政策、人权问题。这显然限制了拜登政府对华的实用主义,使得中美高层缓解中美双方的“信任赤字”的努力大打折扣,可能不断限制双方在谈判中相互释放善意,削弱双方履行诺言的可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