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沈大伟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

尼克松访华真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吗?

2022-03-03
e353906cd05050b94a6f550ab68e34e8.jpg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的历史性访问,在当时被形容为“改变世界的一周”。或许有些夸张,但这种描述确实有道理,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它结束了22年来中美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疏远和毫无联系。又过了七年,正式外交关系在卡特任内建立,继而开启了我们两国社会之间各式各样的直接联系,涉及学术、商业、旅游、姊妹城市和姊妹州/省、科学家、军队和各个政府部门等。如此,在尼克松打开大门之后,卡特总统和里根总统又真正地完善了两国关系,并在两国社会之间建立起广泛的、实质性的联系。

第二,随着美国对中国开放,作为之前美国孤立与遏制中国政策组成部分的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如今可以自由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关系了。因此,从真正意义上说,尼克松的访问不仅开启了美中关系,也为中国向世界敞开自己的大门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前中国几乎是完全孤立的)。

于这方面,还需要指出的是,结束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状态,是他对中国进行历史性、开创性访问的动因之一。1967年10月尼克松给《外交》季刊撰文时对中国所作的阐述,在当时被忽视了。尼克松在文章中认为:

从长远看,我们根本经不起把中国永远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助长它的幻想,培育它的仇恨,危及它的邻国。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10亿最有潜力的人民生活在充满愤怒的孤立状态中。

这是让中国融入二战后全球秩序的愿景,是一个真正影响全球的战略目标,它获得了随后七位总统(直到唐纳德·特朗普为止)的认同。我们花了近50年时间,才将中国从制度上纳入国际秩序,但从总体上说,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尼克松的呼吁基本上实现了。

第三,尼克松的访问是天才的战略性举措,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所谓“战略三角”(美、中、苏)的力量平衡,让美国和中国得以联手对抗莫斯科。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导致苏联的削弱、解体以及冷战的结束。

在尼克松与毛泽东会面之前,美中两国都视苏联为直接的军事威胁,是一个扩张性大国。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宣告奉行“勃列日涅夫主义”(该主义错误地将苏联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干预合理化,是从“反革命分子”手中“拯救社会主义”),这让北京格外真实地担心自己会受到核攻击和/或常规攻击。在当时,莫斯科还支持亚非各地的反叛运动和代理人政权,并与美国和中国争夺代理人。而中美开放关系和相互结盟,让“北极熊”从多个方向受到越来越大的地缘战略压力。

这种逻辑依据为两国关系提供了“战略粘合剂”,但它只持续了10年时间。1982年,中国在中共十二大上宣布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是中国外交政策在美苏之间更加平衡的暗号。邓小平还向莫斯科提出恢复双边关系的三点要求(三个条件是:莫斯科与越南中止联盟关系,从越南撤兵,停止对河内侵占柬埔寨的支持;将中苏边境的苏军削减到1964年水平,并从蒙古国撤兵;从阿富汗撤军)。1962年以来,中苏关系一直处于破裂状态。从1983年开始,邓小平启动与莫斯科逐步和解的进程,这一进程在1985年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加快。到1989年5月,邓小平的所有条件都被满足,中苏关系的中断结束了,尼克松访华秉持的中心地缘政治理论也随之告终。这时离苏联解体和冷战正式结束还有两年。随后,中美关系失去了“战略粘合剂”,从此再也没有找到新的替代物。

尽管“改变世界的一周”仍属戏剧式的夸张描述,但若以它让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的巨大贡献衡量,此言不虚,因为这是中国成为如今的超级大国的基础。而它确实重新唤醒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沉睡的关系,并在朝鲜和越南两场热战之后开启了两国间长达50年的和平时期。从这些方面讲,它的确改变了世界。

50年后的今天,虽然商业、学界、科研等若干领域的合作仍在继续,但随着动态竞争的加剧,两国合作已经全面萎缩。双方均以越来越消极甚至敌对的态度看待对方,美国公众对中国的观感接近历史最低点,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也相当负面。然而,在内心深处,两国人民彼此之间仍存在一种固有的吸引力,钟摆仍有可能再次朝更积极的方向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