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黄仁伟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中俄关系未来将通向何处?

2020-01-07
huangrenwei.jpg

中俄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越来越深、越来越全面,另一方面在国际秩序问题上双方力求维护稳定,反对单边主义。我认为,这两个方面加起来,就是中俄关系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多关注经济合作

中俄关系的中国官方定义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双方不是简单的军事合作或者安全合作,而是全面的、其中更多的是经济合作。

中俄经济合作总量长期以来不是很大,双边贸易一直在500亿到600亿美元。但最近一两年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年超过1000亿美元,而且有望在五年内达到2000亿美元。20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是比较大的数字了,特别对俄罗斯经济来说占的比重相当大。

其一是俄罗斯对中国的能源出口。能源出口实际上是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俄罗斯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俄罗斯能源过去主要是出口到欧洲,现在从出口欧洲转向以中国为主要对象,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其二是俄罗斯农业对于中国越来越重要。远东地区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是远东地区的农业开发。俄罗斯的粮食、豆类甚至今后还有肉类对中国的出口将大规模增加,这有可能改变中国的粮食进口结构。中国粮食和肉类进口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美国,这是中美贸易战中非常敏感的问题,美国也可能因为这个农产品出口受到损失。但是如果中美贸易战是一个长期现象,中国就不得不考虑从别的地方进口更多的农产品,俄罗斯就是重要来源。

其三是加快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最近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和中国黑河之间的公路大桥已经通了。黑龙江上有两座跨界大桥,另一个是同江跨江大桥。这两座桥双方议论了十几年一直没有通,最近一两年就打通了。

中俄经济关系的突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俄关系的结构,把军事安全合作为主变为越来越多的经济合作。

二、中俄将来不会成为盟国

中俄关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国战略发生变化。美国战略变化里面很重要一条就是把它的第一位对手从俄罗斯变为中国。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俄关系怎么办,中俄是不是应该结成盟国?我的看法是中俄不会变成盟国。

首先,因为盟国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陈旧的概念。盟国就是相互之间无条件服从对方利益。在现在的形势下,在当代世界结构中,好像还没有一个国家与另外一个国家可以无条件服从对方的利益,相互总是有利益差别的。

其次,盟国在冷战或者二战中很起作用,在现代的条件下不那么起作用了。美国和欧盟、北约,你说它们是盟国吗?但是它们之间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裂痕,我不相信欧洲的盟国会跟着美国一起来对付中国。最近,韩国和美国在重大问题上也有分歧,尽管韩国还是美国的盟国。美国的盟国体系已经不是冷战时期的盟国了。

中国和俄罗斯不会重复旧的盟国概念,中俄相互尊重各自的核心利益,同时也照顾对方的一些特殊考虑。在有些情况下有些特殊考虑不一样的时候,双方可以求同存异,但是大结构还是全面战略协作。

在这个前提下,中俄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表示一致的态度,做出一致的行动。这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殊表现。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会有一些差别,双方是互相尊重的。

现在,是美国在那里经常不断地改变原来的承诺,美国的义务、美国的责任不断被美国自己破坏,自己放弃。这个时候中俄应该联手保持国际秩序的稳定,而不是跟着美国的节奏去随意改变国际秩序。

三、增强战略互信,深化中俄合作

中俄之间当然有很高度的战略信任,枝节问题上还有不信任的问题。这些不信任问题,有的来自于历史因素,双方曾经有比较不愉快的过去。

第二个不信任来自经济上的市场竞争,双方规则不一样,双方的竞争力不一样。企业合作的微观层面就比较困难,高层领导人商定得很好,一到企业层面就出问题了,谁占便宜还是谁吃亏这类问题很多。

中国与西方有很多合资企业,但是中国跟俄罗斯几乎没有什么合资企业。人民往来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往来很少,大学之间的深层次合作还很少。同中美大学交流相比,中美之间的留学生数量比中俄之间的数量大许多。另外,在“一带一路”问题上还没有足够的信任。“一带一路”的中俄合作进展比较慢,中国跟中亚国家进展比较快。

此外,中俄之间语言和文化领域的相互了解需要加强,中国方面的俄语人才缺乏,俄方也需要加强中文教育。沟通不畅会造成各种问题。建议中方和俄方每年互派不少于一万人去对方学习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