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特朗普2019年国情咨文:贸易上强硬,安全上灵活

2019-02-19
a.jpg

在上周二的第二次国情咨文演讲中,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强调他在经济议题上的坚定立场。同时,在安全领域他也打开了新空间。出于对自己达成交易能力的自信,及与地区领导人建立的私人关系,他似乎对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与朝鲜领导人举行第二次会晤推进半岛无核化的前景感到乐观。他决心将美国从无休止的战争中解脱出来,并为棘手危机找到政治解决方案。但这种决心有待考验。

赢得好的贸易协议

自去年12月布宜诺斯艾利斯G20峰会期间特朗普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决定休战以来,两国已举行多场高级别磋商,以达成协议结束这场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贸易战。紧张的谈判节奏——1月初在北京举行第一轮,1月底在华盛顿举行第二轮——意味着双方显然想在3月1日90天休战期结束前达成协议。特朗普也表达了他本月与习近平会晤的意图。

中国的初步妥协或许值得特朗普吹嘘。北京恢复进口美国大豆,取消对进口美国汽车和零部件的额外关税,并承诺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能源和制成品。他在2018年国情咨文演讲中将中国描述为挑战美国利益、经济和价值观的对手,2019年的演讲则聚焦于中国的经济威胁。这不意味着态度软化,而是一次解决一项问题的战略。

在演讲中,特朗普坚称他将扭转“数十年来的灾难性贸易政策”。虽然他点名批评中国瞄准美国产业,窃取美国知识产权、工作岗位和财富,但他认为此前的美国政府该为此负责。尽管他能强逼中国做出初步让步,但他所要求的切实结构性改变或许难以实现,因为这与中国国有经济和北京渴望成为技术大国的根本原则相抵触。出于国家安全考虑阻止中国投资特定领域,也会阻碍中国通过购买更多美国商品来减少贸易失衡。此外,历史性减税和放松监管能否吸引更多企业将生产转回美国也有待观察,尤其考虑到工资、基础设施、物流以及和出口市场贴近等其他因素。

对政策连续性的担忧也让投资者感到紧张。例如,虽然早该对1994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进行更新,但将其称为“历史性贸易昏招”和“灾难”意味着要全盘改变。这可能影响交易供应链和长期投资。此外,加拿大和墨西哥会否毫无抵抗地认同全盘改变也有待观察,而在争议性议题上缺乏妥协可能阻碍谈判。虽然利用优势地位进行谈判是有利的,但贸易谈判中的高压可能引起长期伙伴的不良反应,降低有效达成令各方满意协议的机会。

为贯彻促进自由且公平贸易的理念,特朗普要求国会批准《美国对等贸易法》。这将允许美国反制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不公平关税的行为。这种随时准备报复的姿态可能会吓阻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加征过度关税。

特朗普还表达了希望与国会合作通过基建法案的意愿,该法案将包含对尖端产业的资金支持。这将给这个国家陈旧、破败的基础设施带来亟需的修缮,还可以提高美国竞争力,尤其是在高科技和军民两用领域,中国正在这些领域快速追赶,甚至发展出了竞争优势。重振美国制造业和基础设施能力还将令美国可以更好地利用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建设热潮。

有原则的现实主义?

在贸易问题上展现韧性的同时,特朗普在安全问题上展现了灵活性。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特朗普应当为释放美国人质、暂停核试验和导弹试验一年以上、避免与拥核平壤爆发战争而获得褒奖。他没有提及极限施压政策,也没有对2月27日、28日在越南与金正恩的第二次会晤表现出乐观。

特朗普还坚持其从叙利亚撤军的决定。据传该决定是前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去年12月辞职的重要原因。同样,特朗普还提到实现阿富汗政治和解的紧张谈判(包括塔利班在内)。他说:“伟大的国家不打无休止的战争。”美国作为能源净出口国地位的崛起是否促成他决定减少美军在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的存在仍不得而知。

不过,特朗普的其他表态搅乱了全球安全秩序。他声称要比竞争对手俄罗斯和中国“更多支出、更多创新”,这可能导致军备竞赛。退出《中程核武器条约》可能引发其他武器控制体系的连锁反应。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出台新制裁措施可能削弱劝说德黑兰放弃开发核武器的努力,并导致美国和欧洲、中国、俄罗斯关系紧张,后者仍坚持奥巴马政府支持的伊朗核协议。出于有原则的现实主义考虑,美国将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这使其与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家和联合国的关系令人担心。承认胡安·瓜伊多为委内瑞拉临时总统,进一步使国际观点两极分化,美国此举还被视为给予政变合法性。最后,要求北约盟友增加防务开支也令一些欧洲伙伴不安,并被亚太条约盟友看在眼里。

总而言之,特朗普的第二次国情咨文演讲显示他决心推进“美国优先”政策,尤其是在贸易和安全领域。其战略的关键要素,是明显倾向于利用实力和地位优势达成双边协议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