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陈子楠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美国近期南海“航行自由行动”有三点战略考虑

2018-12-20
a.jpg

11月26日,美国“钱瑟勒斯维尔”号巡洋舰在西沙海域开展“航行自由行动”。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言人称此次行动意在“挑战中国的过度海洋主张,维护受国际法管辖航道的进入权”,但未透露本次行动更多细节。此次“航行自由行动”反映出美国在南海周边海上军事活动两点新动向,更折射出其背后的三点战略考虑。

反映两点新动向

第一,军事行动密度提高。宏观上看,2015年10月奥巴马政府公开南海“航行自由行动”情况以来,美海军已开展13次行动。其中2016年三次、2017年四次,2018年至今已有五次,行动频率呈逐年递增态势。微观来看,今年11月美在南海周边密集开展相关军事行动,其中,14日两个航母打击群共十艘军舰在菲律宾海演习,20日两架B-52轰炸机在南海岛礁附近巡航,26日巡洋舰在西沙开展“航行自由行动”,28日两艘军舰通过台湾海峡。对华施压意图凸显。

第二,挑衅力度不断增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紧贴南海仲裁案裁决,内容由岛礁领海无害通过升级为西沙直线基线和南沙岛礁12海里内机动航行和演习。以往该行动均由单艘驱逐舰执行,今年5月行动中首现巡洋舰和驱逐舰编队,此次更是首次派遣单艘巡洋舰执行任务,在行动力量上实现突破。美方或许是以此举回应9月中美军舰在南薰礁近距离接触事件,展现美国在南海“航行自由”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体现三点战略考量

第一,挑动南海紧张气氛。当前南海整体局势趋稳向好,海上务实合作成效初现。今年8月,中国和东盟国家就“南海各方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达成一致,11月中方提出三年完成“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磋商的愿景,得到多方积极响应。10月,中国和东盟成功举行首次海上联合演习;中菲年底签署《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在南海油气勘探和开发合作方面迈出新步伐。美国此时打“航行自由”牌,高调展示区域军事存在,有刻意挑动南海周边国家矛盾,制造紧张气氛,维持南海议题热度之嫌。

第二,推进台海和南海联动。此次,美国海军在“航行自由行动”两日后,随即派遣两艘军舰通过台湾海峡,引人关注。一方面,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德森10月31日曾称,“将继续在南海和台湾海峡捍卫航行自由”,明确将南海和台海行动统归于“航行自由”旗下。此举有进一步整合“航行自由行动”与美舰穿越台湾海峡、“轰炸机持续存在”等“航行自由”相关行动,强化对华海上军事威慑之意。另一方面,蔡英文一贯宣称捍卫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权利”,近期台“国防部长”更称美国军舰可以“人道救援”名义停靠太平岛。美国可能也有意在南海问题上进一步拉拢台当局,在“九合一”选举后为民进党站台助威。

第三,侧面助力中美贸易战。中美两国领导人12月1日在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寻求缓解中美贸易冲突之道。美国在此之前大幅提升南海周边军事行动密度,或是有意推动中美贸易摩擦与南海、台海议题联动,形成对华战略合力,以更有效促使中方在贸易摩擦问题上做出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