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中国为何不应等待特朗普下台的三个原因

2018-11-05
a.jpg
图片来源:新华社。

特朗普政府在贸易议题上的霸凌与无知态度在北京遭遇了冷遇。对于任何人来说,他们都不应感到意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宏伟畅想是缔造一个“新型大国关系”,这种关系包含相互尊重与合作。对于中国人来说,显而易见他们的替代选择是等待特朗普下台,届时与(让我们暂且假定)新一任美国总统在三年内达成一份协议。虽然这种选择充满诱惑性,但它却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原因如下:

首先,虽然特朗普在美国贸易赤字问题上气势汹汹、大放厥词,但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美国的赤字规模既非他鼓吹的那么大,也非他鼓吹的那么重要,而与中国可能达成的贸易协议还应涵盖很多其他组成部分,如国家补贴、知识产权和法律对等等议题。在这些领域进行改革符合中国的最佳利益,而从表面上看习近平在其让市场在中国经济中扮演“决定性角色”的承诺中已经着手在以上领域推进改革。中国没有理由不把与美国的贸易协定作为借口来进一步推动改革,令国有企业摆脱多年来一直依赖的辅助轮作用。这正是中国在加入WTO之前启动大规模改革浪潮的主要内容。眼下,一波新的改革浪潮或许可以成为中国亟需的刺激全要素生产力增长的推动力,而根据一项调研,这种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正是推动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因此,从理论上来看,与美国达成一份新的贸易协议的确是中国所需。

第二,特朗普并不遵守绅士之间的昆斯伯里侯爵规则,在他的游戏规则里似乎没有什么禁止使用的伎俩。自从中国未能与美国达成令他可以向选民吹嘘实现了其竞选承诺的协议,特朗普政府就开始拼凑一份“中国罪过”书。这种倾向在副总统迈克·彭斯近期的演讲中显露无疑,而这仅仅是开了一个头。这种倾向非常令人不安,因为它很可能严重破坏中美两国的整体双边关系,不仅仅是特朗普剩余任期内的中美关系,还会影响到未来几十年的中美关系。特朗普从未在诸如人权或台湾独立等议题上表现出兴趣,除非这些议题能够成为帮助他实现其他更大目标的手段。但眼下国家安全委员会内部谋划以激进的方式重新探讨美国对台政策现状的相关人士(以对华鹰派约翰·博尔顿为首)并不这样认为,而那些受意识形态驱使的参议员们也并不这样认为,这些参议员希望可以对中国新疆的中共官员实施马格尼茨基人权问责法案(Magnitsky Act)。对于中国的领导者而言,这两项议题无疑都触及到了他们的核心利益,但也都很有可能以损害两国正常关系的方式进入美国主流政治话语体系。如果上述情况能够因为达成贸易协定而避免,让美国意识形态人士有时间聚焦其他议题,那么等待的风险其实大于丢脸或无法保护各种特殊利益集团(如国有企业)。

第三,也是最后一点,现在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将给习近平和特朗普争取至少两年、甚至六年的时间,来以建设性的方式共同切实推动细化“新型大国关系”。与很多前任以及几乎所有潜在继任者都不同的是,特朗普并非华盛顿特区智库中常见的那种执着于意识形态的人,对于这些人而言,平等、尊重和对等都是不受欢迎的词汇。特朗普对待朝鲜甚至盟友韩国那种令人耳目一新、注重实际的立场都显示出美国和中国携手合作积极改变国际体系、化解夙愿、或许甚至令美国驻军重返家园的潜在可能性。这显然符合中国的利益,并很可能令习近平收获一份似乎令他心心念念的高级别外交胜利。至少,这会令中美两国日益显著的“负和游戏”重回“正和”轨道。如果我们可以更乐观地说,这或许会令中美两国关系重新焕发生机,确保下一代人可以享受和平。

现在要想在美国中期选举之前达成协议已经为时太晚,因此在11月底召开的G20峰会上达成协议应当成为双方目标。任何协议都会伴随着短期阵痛,但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利益而言,对中国保护自身核心主权议题的承诺而言,对中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梦想而言,这种牺牲实在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