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关税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中美半导体芯片竞争背景下的中国产业政策

2025-08-22
埃里克.jpg

继4月份实施出口管制后,2025年7月中旬,美国半导体芯片巨头英伟达宣布,美国政府将允许其向中国出售先进的H20人工智能(AI)芯片。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对此的解释是“希望向中国推销足够多的产品,让他们的开发者依赖我们的技术体系”。卢特尼克的言论呼应了英伟达高管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观点,即“与其让客户寻找中国的替代品,不如让他们向英伟达支付数十亿美元,并继续依赖它的芯片”。

然而,中国已经公布的产业政策表明,其长期目标是帮助本国半导体行业对美国的技术知识断奶,这既是为了避免对美国技术的依赖,也是为了规避反复出现的出口管制。因此,过去几年里,中美芯片贸易关系经历了诸多波折,两国技术竞争的前景不明朗。

中国政府可能早在2022年就察觉到美国希望看到其半导体行业继续依赖美国技术。当时,国资委采取措施,推进了一项名为“去美国化”的政策。国资委79号文件针对的是IT系统里的外国软件,规定应在2027年前完成替换,而一些中国半导体制造商抓住了“去美国化”的思路,努力减少技术供应链中对外国的依赖。这种本地化的动力可以用“信息技术创新”来概括。

为了支持本土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中国在2014年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这个所谓的“大基金”旨在支持中国半导体供应链的建设,得到了财政部、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以及北京、上海和其他主要城市地方政府的支持。三轮融资总共为该基金注入约950亿美元资金,2024年5月的最新一轮融资额为480亿美元。

截至2024年初,中国已开始在全球传统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传统芯片指的是28纳米制程及以上的芯片,目前用于汽车、医疗设备和家用电器等产品。相比之下,有更快、更复杂功能的计算机(例如用于AI)采用2纳米至4纳米的制程节点。预计到2027年,中国传统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将增长到39%。2024年,中国的新增产能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

随着中国产业政策在传统芯片领域取得成效,中国政府正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推进“去美国化”行动。2024年初,工信部指示中国最大几家电信运营商,要求它们到2027年逐步淘汰各自网络中使用的外国芯片。最大的外国输家将是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和AMD,针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官方指导不鼓励它们购买搭载这两家公司芯片的笔记本和台式电脑。在八种CPU购买方案里,排名前六的均是中国国产CPU,最后两位是英特尔和AMD。

这些不利措施导致的后果,是上述两家美国芯片制造商在中国市场遭遇重大财务挫折。英特尔在中国的营收从2019年的200.3亿美元下滑至2023年的148.5亿美元,AMD在中国的营收则从2022年的52.1亿美元下滑至次年的34.2亿美元。这些不利措施的影响十分显著,因为中国是英特尔最大的市场,占2023年英特尔营收的27%。AMD对中国的高端AI芯片销售受美国政府限制后,其在华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2%下滑至2023年的15%。

随着中国产业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华为等国内芯片制造商凭借鲲鹏920在电信市场获得越来越多的份额。采用台湾台积电工艺制造的7纳米鲲鹏使得华为能够获得更复杂的芯片。随着中国的移动电话服务商从5G转向更快的网络协议,2023年10月,中国电信购买了4000台AI服务器,其中53%使用英特尔CPU,其余使用华为鲲鹏处理器。华为报告称其营业利润从2022年的422亿元人民币(约合63亿美元)翻了一番,达到2023年的1044亿元人民币(148亿美元),但2024年下降至626亿元人民币(86亿美元)。

中国芯片产业政策并非全是令人欣喜的成果。2022年的一份报告发现,约23亿美元的半导体投资(其中大部分是政府资金)流向从未生产出一块芯片的项目。2019年到2022年,包括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和济南泉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在内的六个大型芯片制造项目均宣告失败。

尽管中国在传统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大部分先进芯片需求仍依赖进口。截至2024年初,中国云计算公司约80%的高端AI芯片来自英伟达,尽管一项预测是,这一比例将在未来五年内降至50-60%左右。中国多年来为英伟达贡献了20%左右的销售收入,预计该公司2023年对华销售额约为10亿美元。

然而,英伟达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收入占比从2023年10月的21%下降到2024年10月的12%。同时,华为7纳米芯片昇腾910B可以与英伟达A100芯片相媲美,后者因美国管制被禁止出口到中国。2024年8月,华为测试了昇腾910C,并表示该芯片与英伟达4纳米AI芯片H100相当。2025年4月中旬,华为宣布计划生产AI芯片昇腾920,以替代英伟达的H20(后者于当月初受到出口管制)。

7月中旬时,特朗普政府改变了对英伟达芯片的政策。恢复对华H20出口意味着英伟达将避免高达55亿美元的销售损失。与此同时,AMD获准恢复对华销售AI芯片MI308。尽管这些进展似乎是中国的胜利,而且是中美稀土磁铁贸易协议的内容之一,但卢特尼克声表示,美国仍然没有向中国出售“我们最好的产品”。

在中国看来,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7月下旬,中国国家网信办就英伟达H20芯片涉嫌“追踪定位功能”一事约谈英伟达公司代表。网信办表示:“近期,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在扭转政策的过程中,美国似乎难以制定出一套连贯的措施,来应对中国芯片技术的快速崛起。继成功占领全球传统芯片市场之后,中国似乎正在推进其“去美国化”政策,同时利用美国零部件来完善自身更先进的芯片技术。如果华为等国内科技公司成功制造出尖端AI芯片,美国公司可能会被排除在全球至关重要的销售市场之外。中国的产业政策或许将被证明是该国半导体行业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