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中美博弈是否迎来拐点

2020-01-13
Ma-Shikun.jpg

2020年到来之前,《环球时报》邀请国内众多中美问题专家,以“中美博弈,是否会迎来拐点”为题展开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达成是不是两国关系转暖的先兆?2020年中美关系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呈现?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签订意味着什么?专家们给出种种解读,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没有赢家输家,最大的收获是美方开始认识到当前有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并且应该承认它,接受它。美方相关官员说:“我们是自由市场,他们是国有市场体系,要让这样的体系一起共事。”美方一直认为贸易战容易打,容易赢。贸易战打到现在,美国感到痛了,这才签协议,这是痛定思痛。

二,“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可以说出现了某种战略相持,或者说是某个阶段某种程度上的均势。但这种均势是脆弱的,因为要把纸上的东西变成实际的东西,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即使变成实际的东西,美方也会随时找个借口,对中国挥舞大棒。

三,认为是开了个好头,2020年的贸易额会企稳回升。这种通过谈判处理贸易问题的作法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

四,这不是中美关系的拐点,是双方坐下来休息一下,喝杯咖啡。中美关系真正的拐点应该始于美国正式发布几个战略报告,把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那几个报告认为中国的目标近期是在亚太争取主导权,远期是在全球取代美国。

对如何看待这次美国大选,专家们看法相似,都认为每次大选,美国两党都要拿中国说事,但中国问题上不了头条,重点是美国内问题,这次也不会例外。但有专家指出,今天的美国已被严重撕裂,一个是共和党的美国,一个是民主党的美国;一个是产业资本利益的美国,一个是金融利益为代表的美国;一个是主张实用主义的美国,一个是主张民粹主义的美国。美国分裂加剧肯定会影响中国。不排除美国人在自己斗不下去时需要转移矛盾。

对中美关系走向的评估,专家们意见分歧较大。多年来,中美经贸往来一直被视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但贸易战打响后,压舱石成了突破点。在这次论坛上,有近半数专家仍有条件地赞成“压舱石”这一说法,认为中美两国经贸往来数额大,交融度深,对两国民众生活影响大。而且,进出口谁多谁少,可以通过相互努力进行调整,不一定非要把压舱石推进大海里。有专家预测,“第一阶段”贸易协定达成,会使中美贸易额在2020年有一个企稳回升。

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势,持乐观态度的专家认为,两国间的矛盾并没有媒体渲染的那么大,不同意美国朝野一致反华的流行说法。例证是,2019年5月布鲁金斯学会召开了一个“从州市看美中关系”研讨会,会上一边倒地主张对华合作。还有,2019年上海第二屆进口博览会,参会者中美国公司最多,远超日本和欧洲。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多美国企业会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好处,进而从正面影响政府和民众。天平会逐渐摆回来,从量变到质变,形成新的战略平衡。

持悲观态度者认为,商业方面的合作或许会给双方带来好处,有助于改善中美关系的氛围,但结构性改变很难。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是现象,贸易仅仅是载体,实质上是战略竞争。美国国家战略报告,包括国防战略报告、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核报告,都明白无误地指出,中国正在利用强劲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影响力,追逐自已的目标。在美国看来,一是你能力增强了,二是你跟我走的不是一条路,害怕你,恐惧你,所以要打死你。因此,商业方面可以起缓冲作用,但不会解决根本问题。说具体些,美国对中国有三个不能容忍:不能容忍跟它的制度完全不同;不能容忍中国的高科技、高端制造业发展越来越快,动摇美国的主导地位;不能容忍中国“一带一路”重构美国构建的世界格局。

不能容忍怎么办?有专家认为,美国会对中国全面打压,这个全面包括全领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金融、科技等各方面;包括全方位:不仅在中国周边地区,还涵盖亚太和全球范围。面对这种情况,有专家认为,中美关系最大的问题是要防止战略意外使中美产生冲突、危机,进而导致失控。

讨论会上,基辛格博士的这句话被多次提及:中美合作可以干成世界上任何事情,中美不合作,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做不成。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专家乃至民众的看法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