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裴敏欣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

华盛顿和北京能否将临时休战变为持久和平?

2018-12-10
d.jpg

鉴于存在重重困难,12月1日特朗普总统与习近平主席在阿根廷工作晚宴上取得的成果也许是最好的了。从积极方面看,两位元首达成的协议为中美贸易战提供了短暂的(准确说是90天)休战期。华盛顿不会把针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惩罚性关税从目前的10%进一步提高到25%。作为回报,北京将立即购买大量美国产品。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为此次交易提供了若干好处,这是善意的姿态,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中方希望结束贸易战。这其中包括严格管控芬太尼出口,这种阿片类药物导致美国药物过量案例激增。此外中方还承诺就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进行合作,以及有可能批准高通对NXP的并购(今年早些时候该交易被中国监管机构阻止)。

双方都急于把两国元首在G20峰会的会面描述成一场胜利。在阅读白宫新闻办公室的声明时,人们的印象是特朗普政府除了在贸易战中停火90天之外什么也没有放弃,同时还得到了中国的让步清单,特别是中方购买美国的农产品、能源产品和工业品。

中国官方媒体在报道习特会的时候也把中国塑造成赢家。除了强调停止征收新的关税以外,新华社对会晤的报道还强调了在中国看来十分重要的问题。例如它声称“美方表示,美国政府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特朗普表示,美方欢迎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值得注意的是,白宫的声明并未提及这两个问题。)与此同时,新华社的报道略去了协议中最有争议的内容:90天期限以及需要提前解决的棘手贸易问题,如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网络入侵和网络剽窃。

冷静分析华盛顿和北京互相抵触的粉饰之辞只能得出一种结论。随着负面经济后果和政治影响越来越明显,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都希望尽最大努力避免全面贸易战(这差不多肯定会让两国关系在几乎所有方面加速崩溃)。而严酷的现实是,双方在实质性贸易问题上有巨大分歧,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中的务实派和强硬派之间也存在巨大分歧(前者希望为双边贸易争端寻求现实的解决方案,后者则寻求两个经济体迅速彻底地脱钩)。在这种情况下,短期休战是人们所能期望的最好结果。

但短暂的拖延仍然意味着北京和华盛顿将在2019年3月1日面临关键的时刻。问题就在于,能否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达成一项全面协议。

老实说没有人知道。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已经做出的让步基础上(习近平主席承诺购买数十亿美元美国商品,实际上只换来60天的缓期,因为特朗普在1月1日之前并不会加征额外关税),似乎还准备做出更多的让步。然而,北京不太可能在它认为事关国家主权和政权安危的问题上让步。例如,美国要求中国停止向上扩展技术链,取消对国有企业的补贴,这些很可能会遇到最大的阻力。此外,如果你读一下美国谈判代表4月份提出的最初要求清单,就会看到它曾经包括一项严厉的规定,即如果发现中方有违法行为,美国保留判断中方合规情况并给予处罚的单方面权利,而中国必须保证不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报复。很难想象中国政府会吞下这枚苦果。

但被北京视为不容谈判的问题,也正是被特朗普政府强硬派定义为破坏协议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随着美国谈判代表与中方代表进行接触,并就贸易战是结束还是升级进行内部辩论,特朗普的贸易强硬派很容易在国家安全鹰派和批评中国侵犯人权的人士当中找到盟友。务实派将对抗一个强大的联盟,这个联盟认为,一场全面升级的贸易战以及中美经济彻底脱钩所产生的长期战略利益,要远远大于它的短期经济代价。特朗普任命罗伯特·莱特希泽这位美国贸易代表和对华鹰派领军人物作为未来三个月的首席对华谈判代表,也减少了成功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这种令人生畏的现实,不由降低了人们对90天期满后美中贸易战很快结束的希望。

可想而知,只有两个因素能决定美国和中国未来三个月的走向。第一个显然就是北京愿意做出多大让步,来避免贸易战继续升级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中美冷战。习近平主席和他的顾问们完全有可能断定,与中美冷战所产生的长期经济和地缘政治代价相比,中国政府更有能力承受前所未有的贸易让步带来的冲击。

第二个因素是特朗普总统的立场。基于他的保护主义本能和在贸易战中对强硬派的一贯支持,如果双方阵营出现僵局,特朗普很可能站在强硬派而不是务实派一边。然而,最近几个月他显然越来越意识到一场全面贸易战的经济后果。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2020年美国出现经济衰退的潜在威胁——这一年他将竞选连任——也许能说服特朗普总统,让他认识到贸易战并不像他最初宣称的那么容易打赢。为避免有可能威胁他连任机会的经济危机,特朗普总统也可能愿意接受北京打算提供的让步,结束贸易战,并因为达成21世纪的世纪交易而为自己邀功。

无论3月1 日发生什么事情,幸运的是我们不必等太长时间就能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