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看美国人工智能政策的变与不变2025-09-09
肖茜(Xiao Qian)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7月25日,美国白宫发布《赢得竞赛: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总统特朗普同时签署三项行政命令,从联邦采购、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出口三个核心层面,旨在重塑并强化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值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半年之时,其倍受关注的人工智能政策开始逐渐成形。和上届拜登政府一样,特朗普政府也认识到人工智能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政策目标指向维护美国的技术领导地位并赢得竞争。但在如何赢得竞争的具体战术方面,特朗普政府的人工智能政策则呈现出不同于拜登政府的显著特征。
中美半导体芯片竞争背景下的中国产业政策2025-08-22
埃里克·哈维特(Eric Harwit) 夏威夷大学教授
中国的产业政策,包括“去美国化”计划和大规模国家投资,确保了其在传统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而且减少了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华为等中国企业仍然依赖美国的AI芯片,但它们正在迅速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替代产品,对美国芯片制造商构成威胁。
硅谷拥抱政治说明什么2025-07-30
韩立群(Han Liqu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硅谷的科技和资本正在从传统的“游说影响”华盛顿,走向“改变塑造”华盛顿,这将给美国的政治权力结构带来持续挑战。
墙、桥还是堡垒:中美欧数据安全治理比较2025-07-12
盛中华(Sheng Zhonghua) 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CCCW)博士后研究员
随着数据资源竞争日益激烈,数据安全治理已成为全球重点问题。对此,美国、欧盟和中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模式,美国倾向于市场驱动、注重安全、公私合作的模式,欧盟依赖《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严格的监管框架,中国则实施党政主导的集中监管。尽管三种模式存在差异,但都致力于加强各自体系内的数据安全。
“新雅尔塔协议”:为中美AI竞争建立交易型稳定框架2025-06-26
盛中华(Sheng Zhonghua) 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CCCW)博士后研究员
人工智能治理是全球共同挑战。特朗普重返白宫让作为人工智能大国的中美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双方合作既不完全悲观,也不完全乐观。两国应开启交易性“战略稳定对话”,以建立信任,管理竞争而非直接对抗,并确保紧张局势加剧情况下两国人工智能治理仍保持透明和理性。
从“朝野大辩论”看美国AI政策重点2025-06-04
李艳(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与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范晓莹(Fan Xiaoyi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与网络安全研究所研究人员
进入2025年以来,美国巩固人工智能(AI)主导权的动作不断,尤其是受Deepseek出圈刺激,布局节奏明显加快。
稀土瓶颈2025-05-27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中国新实施的出口许可制度加强了对关键稀土元素的出口控制,加剧了供应链风险。尽管海外正在涌现新的稀土生产线,但它们不会短时间内削弱中国的主导地位,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持续。
中美人工智能治理合作应走出“安全困境”2025-04-03
肖茜(Xiao Qian)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国家竞争的新焦点。在促进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理规则以防范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关切。中美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发展的两个大国,在人工智能治理上的竞争与合作受到各界高度广注。今年以来,DeepSeek的问世提振了中国企业突破美国技术封锁实现技术创新的信心,另一方面,“特朗普2.0”开启,美新政府对待人工智能治理以及对华科技竞争上的态度和政策尚未完全明晰。
DeepSeek引发AI边界之争2025-03-31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独立学者
围绕DeepSeek的争论清楚地说明政治民族主义正在如何扼杀技术进步。虽然一些人推动人工智能领域“脱钩”,但专家警告说,限制合作可能破坏创新。我们必须在国家安全与开放推动技术进步的思想交流之间求得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