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价理论能帮助美中两国解决朝鲜问题吗?2017-05-02
阿米塔伊·伊兹欧尼(Amitai Etzioni)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在突显性基础上的议价,它所考虑的突显性,是每个国家心目中的核心利益。应用到中美关系,将有助于双方作出让步,就解决朝鲜问题达成协议。
美国应如何与对手相处并维持亚洲和平2017-04-27
梅尔•格托夫(Mel Gurtov) 《亚洲观察》杂志高级编辑
成功的冲突管理需要和平的处理手段,这种手段重在引导谈判和互相让步,利用官方、非官方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外交往来,缓和紧张,扭转冲突的趋势。
中美就朝鲜问题达成协议正当其时2017-04-27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都在中朝关系中拥有特殊利益,但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似乎在朝鲜问题上互相理解,现在也许是美中两国政府达成谅解的最好时机。
希拉里“用导弹防御包围中国”将适得其反2016-10-24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与中国打交道,希拉里·克林顿看来比奥巴马更加好战。但美国不能指望通过对抗或强硬手段取胜。这么做将损害两国的进一步合作,把中国推向朝鲜。相反,美国应使用更具外交策略的手段来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 审视中国不率先使用核武器承诺需要新视角2016-06-14
周波(Zhou B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虽然原因各不相同,但没有任何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放弃对这些武器的更新换代。虽然不率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在本质上属于防御性,但它并未排除采取核反攻的可能性。这一承诺不但不会削弱一国的核军事能力,反而会增强对于创造无核世界可能性的信心。
- 广岛:一段历史,两种记忆2016-05-25
许多(Xu Duo) 耶鲁大学福克斯研究员
在访问广岛前一周,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日本NHK电视台表示,他访问的目的不是重温历史,而是强调和平和无核世界的重要性。虽然访问广岛的公开信号是无核化,但其未明言的意义更为重要。
第三次一定能成?2016-03-04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在如何应对朝鲜半岛危机方面,中美两国尚未达成共识。美国不准备按照中国的计划快速重启六方会谈,而北京则反对美国要求对朝鲜的外部支持者实施单边制裁,以及加大对朝鲜军事压力的政策。
- 掌握半岛问题主动权中国唯有迎难而上2016-02-26
陈向阳(Chen Xiangyang) 现代院世界政治所所长
北京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朝鲜开发部署核武器,同时敦促朝鲜改革开放,和平发展,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正道。
- 中国:别让朝鲜威胁本土安全2016-02-24
晓岸(Xiao An) 盘古智库研究员
平壤最近的导弹试射表明朝鲜拥核已经不是谈判筹码,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2017年,新一任美国总统会重新检视朝鲜的局势,而北京现在就应该采取行动。维护本土安全必须是中国对朝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韩国核挑逗会否让中美改变游戏规则?2016-02-24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当全世界把注意力集中在朝鲜的核试验和卫星发射时,韩国同样出现了与核问题相关的重要事态发展。近来的情况表明,韩国民众和部分政界人士的耐心是有限的。
朝鲜难题依然无解2016-01-18
顾屏山(George Koo) 新美国媒体董事
朝鲜和美国一度几乎达成协议,直到小布什政府中止了这一进程。此后,与平壤打交道就成为美中之间一个相互推卸责任的戏码。
中美均需调整对朝政策2016-01-15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华盛顿应当与平壤做笔“大交易”:正式结束朝鲜半岛的战争状态,解除对朝鲜狭义军事制裁以外的所有制裁,美国在外交上承认朝鲜政权。作为交换,平壤同意将其核计划置于国际保护之下,同时外交上承认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