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学者的竞相退出2019-05-09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独立学者
竞相退出双边交流项目威胁到信任与善意的传递,而信任与善意有助于中美两国的繁荣,有助于保持历史上最引人注目双边关系之一的和平。
- 通向对华战争之路2019-05-03
李淯(Ann Lee) 前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为维持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美国的外交政策精英们开始将中国视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但对美国而言,对中国采取冷战姿态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它将损害全球经济,抑制贸易,刺激军事竞争,增加美中之间出现“修昔底德陷阱”的危险。
- 美国错误的中国叙事2019-05-03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人眼下在一个关键议题上达成了共识:将困扰美国的所有问题归咎于中国。这其实是一套错误的中国叙事,而这种叙事正带来严重后果。
- 美国的大国气度何在?2019-04-29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美方以安全威胁为由阻碍中国学者赴美交流,是逆势而动,令人匪夷所思。
中美关系的此时此刻2019-04-25
马晓野(Ma Xiaoye) 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创建院长
防止经贸领域矛盾将中美双边关系整体拖入螺旋式下降是明智的。中美经贸摩擦目前有希望通过谈判得到解决,而谈判达成协议将迈开中美关系全面调整的第一步。
中美贸易协议助推中国地位上升2019-04-16
田飞龙(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中美贸易协议及美国“倒逼”效应不可能产生“颜色革命”后果,这种对抗与重构过程只能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坚强有力,更富法治理性,使中国经济则更具开放性、创新性和全球引领性的潜质与实力。
“巨量效应”与平衡点:中美经贸战的启示2019-04-12
崔立如(Cui Liru)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
中美两国的决策者经历险境之后找到了处理战略竞争和“巨量效应”的平衡点,避免了双输的结局。对中国而言,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包含着发挥更大能动性的机遇。
- 当前与未来的台海安全形势2019-04-10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台海安全风险不断上升,当年一些有益于制约危机升级的因素已不存在。台湾执政者不要错估形势,美国不要企图打台湾牌,中国大陆在加强反台独斗争的同时要坚持实行两岸融合发展,给台湾人民带来切实利益。
波音停飞事件对中美关系的启示2019-04-08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全球化产业链上的安全风险并不能简单用国别、价值观、是否符合西方市场经济标准来判断。中美两国需要开启新的合作机制来解决这些新问题。
中美极地政策:地缘政治竞争的最后边疆2019-04-03
汉娜·菲尔德舒(Hannah Feldshuh) 分析家
中国正在制定极地战略,并加强全球极地治理政策的参与。无论谁掌管美国,这种积极立场都肯定与美国的议程相抵触。
中美对抗让菲律宾对美国的保证感到担忧2019-04-02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未来几年内中美关系可能持续出现摩擦。因此,如何平衡与两个大国的关系将是对未来菲律宾政府的最大外交政策考验。
737MAX停飞让中国志得意满2019-04-02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独立学者
国际部落主义的兴起使政治充满了本能蔑视,美国对中国,空客对波音,“我们”对“他们”,皆是如此。北京决定停飞波音最新喷气式客机,只是美中关系中这种部落主义的凸显。
美国不应把有问题的中国当成敌人2019-04-01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美国人应该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但华盛顿可以做很多事情来避免两国关系变得更具破坏性。
中美应当合作管控基因编辑风险2019-03-29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基因编辑所带来的潜在好处和风险同样巨大。管控基因编辑需要采取新的方式,中美两国应在其中起带头和示范作用。
中美关系的演变、教训及影响未来的新因素2019-03-29
章百家(Zhang Baijia) 原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要充分认识中美两国的差异,总结双边关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妥善处理矛盾,避免陷入全面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