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李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从《奥本海默》看《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意义

2023-10-01
lizheng.jpg

近期,美国导演诺兰的人物传记片《奥本海默》在中国上映。截至目前,该影片在中国国内的票房已经超过3亿人民币(4000万美元),并给每个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部影片让奥本海默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也再次唤醒人们对冷战和核武器恐惧的记忆。

历史上,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传奇,他的名字往往与曼哈顿计划、原子弹联系在一起。他也是冷战初期麦卡锡主义最为知名的受害者之一。政治、科技和时代共同塑造了奥本海默的一生,然而在电影中,奥本海默最困扰的是新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力。他担心自己开启了毁灭人类社会的潘多拉魔盒。

如今,类似的时代似乎正在重演。2018年,特朗普政府启动了“中国行动计划”,重点针对中国访问学者及与中国有往来的美国学者。这一计划制造出诸多冤案,不少美国知名科学家因此名誉受损。该计划被视为新版的麦卡锡主义。同时,中美科技关系迅速恶化,不少人认为两国已经进入“科技冷战状态”。这些都让电影《奥本海默》更像是叙述一个历史循环。

奥本海默于1967年去世。他去世五年后,美苏达成了首个核军控协议,这大幅降低了核战的几率。与美苏核军控同步,上世纪70年代起,一批批美国科学界人士到访中国,成为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积极力量。在这些人的努力下,中美在1979年签订《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这是中美建交后最早达成的机制性成果。

从今天的视角看,《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意义远不限于具体的合作内容。一方面,协定表明即便在冷战时期,意识形态不同的大国也能达成科技领域的机制性合作安排。当年推动该协定的人们面临着与奥本海默类似的政治压力,也同样担心对于科学进步的追求是否过于理想化,能否经历现实政治的考验。

另一方面,协定产生的效果超出制定者预期,给中美科技发展均带来了巨大而长久的动力。协定几乎是在零基础、零互信的条件下签订的,中美双方都不确认该协定会如何引导中美科技发展的走向。40多年的历史证明,科技领域成为双方合作和互利的典范,也成为从中美若干外交危机中最快恢复的纽带。据美方统计,从1979年到2021年,有超过300万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学习,其中一些人留在美国成为支撑美国基础科学发展的重要人才,另一些人则回到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经验和创新模式。中美科技交流驱动中国创新企业的发展,也让两国科技产业链的联系更加紧密。

这些积极作用部分解决了奥本海默的担忧。虽然意识形态和国籍不同,但科学家不应为旨在推动人类进步的科学合作而担惊受怕。虽然国家利益不同,但两个大国可以通过合作和互利来建立互信,对冲和消解彼此对科技军备竞赛的猜忌,共同推进应对科技威胁的全球治理。这些成功经验不应轻易放弃。

近年来,美国国内出现了一股反对《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声音。这些反对者认为,《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已经不符合中美科技关系的现状,协议本身缺乏实际意义,美国在中美科技合作中吃了亏。这些看法是短视的,忽视了协定对于两国科技关系的战略作用,低估了失去政治保证和历史经验的中美科技竞争所蕴含的巨大风险。在种种压力下,中美两国还是希望给协议留下一个机会,达成了短期延期的暂时性安排。

但是,萦绕在空中的警报并没有结束。为了促使协议延期并再次跨越美国选举周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双方需要投入更大努力和决心。首先,中美应显著增加科技决策部门的交流频次,弥补疫情及美国实施“中国行动计划”给两国科技界带来的空白和互信缺口,尽快找到双方就诉求关切达成共识所面临的障碍。其次,中美需要对达成协议有更大耐心和信心。双方可采取更加务实、渐进的方式推进沟通,通过联合工作组等方式增加双方的透明度,将沟通聚焦于解决现实性障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