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李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

2020年大选折射美国社会新变化

2020-11-30
472.jpg

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即将尘埃落定,从各方披露的相在数据看,美国社会正在发生一些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一是美国人口流动呈现新的态势。2020年既是美国四年一次的大选年,也是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年。美国宪法规定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普查数据将决定未来十年各州的联邦众议员席位分配,因而具有显著的政治意义。

此次大选成为观察美国人口流动态势的重要契机。总体而言,美国人口仍呈现“由乡村向都市流动”的基本态势。过去50年,美国城市化率由73%增至约83%。过去四年,美国城市人口净增约130万。但是,各大都市圈之间的人口流动出现一些新变化,经济发达的东西海岸都市圈出现比较明显的人口流出,而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等呈现明显的人口流入。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等“铁锈带”都市区也因文化旅游、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崛起,重新出现人口流入聚居的情况。

上述新态势也产生了政治影响。在此次选举中,由于加利福尼亚、华盛顿州等传统“蓝州”的大量人口涌入亚利桑那州,导致该州“红变蓝”,成为一个关键摇摆州。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近年也有大量来自旧金山的高科技人才入驻,成为了“硅山”(Silicon Hill),使得共和党在该都市圈的传统优势极大减弱。相较于东西海岸,吸纳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具有低税收、低生活成本等显著优势,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下,这些地方未来可能进一步成为美国人口的涌入地,从而产生更为深远的政治影响。

二是宗教力量对美国政治产生新的影响。宗教派别历来是美国社会中的重要力量,也是影响大选等政治议程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宗教派别一般会倾向于支持不同的候选人。在此次大选中,拜登的天主教信仰为其获胜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美国天主教约占成年信教人口的20.8%,在加尼福尼亚、纽约州等人口大州占信教人口的比例大约为30%,在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等选举关键州占的比例也超过20%。相关民调显示,拜登在上述关键州的白人天主教选民中获得了广泛支持。而在2016年大选中,这些州的白人天主教选民更多支持特朗普。一旦拜登最终就任,他将成为继约翰·肯尼迪之后第二位信仰天主教的美国总统,这有可能对美国的宗教版图产生新影响。

特朗普在2016年选举中获得基督教福音派的大力支持,他上任后推进了一系列符合福音派诉求的政策,在堕胎、移民、巴以关系等问题上全面向福音派立场靠拢。尽管如此,在此次大选中,福音派对特朗普的态度明显出现分化。福音派著名杂志《今日基督教》公开抨击特朗普“通乌门”事件,支持对其弹劾。一些年老的福音派选民则对特朗普应对疫情不满,他们既厌恶民主党的自由主义理念,也愈发对特朗普的施政不满,最终弱化了对特朗普的支持。

三是少数族裔的政治立场呈现新的变化趋势。传统上,美国少数族裔因为自身利益诉求而往往倾向于支持民主党。而在此次选举中,上述传统态势也出现一些微妙变化。拉美裔群体依然多数支持拜登,但其对共和党的支持较2016年有所上升。全美拉丁裔选民对于共和党人的支持率增加了6%,特朗普得到佛罗里达州古巴裔、宾西法尼亚州波多黎各裔等关键州拉美裔选民的更多支持。在非裔群体中,崛起的“黑人精英”愈发倾向于共和党立场,认同特朗普的“法律和秩序”主张,扩大了共和党人在佛罗里达、俄亥俄等州的优势地位。少数族裔政治立场的变化,成为共和党阵营虽然输掉总统选举,但在联邦和州议会选举中得以维持优势的重要因素。

美国少数族裔政治立场的变化,一方面源于共和党阵营在此次大选中淡化种族议题,突出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竞选策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少数族裔的阶层分化这一更深层问题。在美国的政治议程中,“身份政治”依然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在美国经济由长期增长转向衰退,同时疫情放大了既有社会难题的背景下,阶层问题可能超越种族、左右等阵营的传统分界,愈发成为美国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