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特朗普的贸易骗局

2025-02-18
86fc7d0c6a50a1b20f505be90451805f.2-1-super.1.jpg

随机实验的结果无法预测,然而,当我们试图理解又一个唐纳德·特朗普时代时,这正是我们面临的任务。

我现在唯一敢分享的观点,是特朗普2.0始于特朗普1.0的终点:扭曲、错综复杂的逻辑,以及重大政策失误的风险。虽然这很难说是一个出色的预测,但它让我们大致知道我们正面对着什么。

我可以指向特朗普上任第一天采取的任何行动,但他详细阐述“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的备忘录引起了作为经济学家的我的注意。它涉及我多年来一直撰写的话题:贸易逆差、不公平贸易行为、货币调整,当然还有关税,而且这份备忘录也对美国和全球经济前景至关重要。

我不想重提这些有争议的问题,而是希望关注这份备忘录的第2(b)条,即特朗普提议成立“国外收入局”。该机构是美国税务机关国税局的配套机构,名字很有欺骗性,据称它将充当巨额关税收入的储存库。特朗普坚称他将从美国的外国贸易伙伴那里获取巨额的关税收入,这笔收入将用于资助他雄心勃勃的“让美国再次伟大”计划。这个想法简直太荒谬了。

首先,它违背了有关关税定义及其收入来源的传统认知。关税是对在美国销售的外国商品征收的税,由进口商在入境口岸缴纳。没错,在特朗普1.0时代,美国的关税收入大幅增加。2018年特朗普首次提高关税以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平均每年征收790亿美元关税,是2013-17年(370亿美元)的两倍多。即便如此,过去七年里,关税仅占联邦总收入的1.8%。

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未来十年关税收入累计将达8720亿美元,约占同期联邦收入的1%。如果特朗普认为关税收入将填满国外收入局的金库,那么他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关税收入来自美国国内进口商,而不是外国生产商。

当然,国外收入局的资金问题与对关税潜在影响的长期争论无关。进口商是会承受相关成本并相应降低利润率,还是会以更高的价格将这些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或者是,进口商会向外国供应商施压,迫使它们降低利润率以维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还是以上所有情况都可能存在?

不管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基本的道理没有改变:关税是从进口外国商品的美国公司征收的,美国财政部没有法定权力直接向外国企业征税。但是,特朗普作为沃顿商学院毕业生,却一再回避这个显而易见但至关重要的道理。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还有一个特征,即它的威胁可能比实际行动更具有威胁性。仅仅是征税威胁就可能促使贸易伙伴做出政策让步。特朗普一直明白这一点,例如,他警告加拿大和墨西哥,如果不控制芬太尼和移民流入美国,2月1日起它们的所有产品将被征收25%的关税。

特朗普也曾对中国发出过类似威胁,要求中国打击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出口,并就TikTok达成协议。没错,他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这与他在竞选期间大声疾呼的60%关税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但看似微不足道的新增幅背后,是2018年以来中国面临的有效关税税率大幅增加。无论关税是否服务于与外国对手达成交易的策略,拟议的国外收入局的资金来源,即美国进口商,是没有变化的。

提议成立国外收入局只是特朗普政府备忘录的内容之一,这份备忘录涵盖了贸易逆差、货币操纵、技术转让以及不公平贸易行为(如补贴和歧视性境外税收)等方方面面。它挑战了对现有贸易协议(如美墨加协议)的遵守,并涉及若干最具争议的对华问题,包括2020年签署的“第一阶段”协议、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以及知识产权盗窃指控和供应链风险。

从很多方面看,这份备忘录与特朗普2017年向其首任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发出的指示类似,后者为特朗普次年发动的对华关税战奠定了基础。美国和中国媒体都认为,重视交易的特朗普正在淡化竞选时提出的颇有争议的关税计划,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上任第一周的种种举动令人恐惧地想起特朗普1.0的早期举动,当时,贸易领域并没有真正迎来和平与安宁。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尤其是他那种破坏性的哗众取宠,体现了美国政策危险的个人化倾向。从对1月6日叛乱分子的全面赦免,到退出《巴黎气候协议》和世界卫生组织,再到取消出生公民权,特朗普的表演式“震慑”行动只是其个人品牌的营销策略,而不是广泛反思和协商的结果。

特朗普1.0的美国贸易政策如此,特朗普2.0的美国贸易政策很可能也是如此。国外收入局的资金骗局就是一个例子。但是,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也是他的关键特点,让外界无法知晓他发布威胁后何时采取行动。正如他臭名昭著地指示“骄傲男孩”(该团伙在策划2021年国会大厦暴力叛乱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那样:“退后,待命。”

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Trump's Trade Sc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