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翟崑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中美应在多边框架下促进亚太青年“互粉”

2016-09-14

2016年8月18日,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配套活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在北京完美收官。在世界形势纷乱、南海问题激化的背景下,创客大赛犹如一股清流,为中美两国青年提供了交流和分享智慧的平台,凸显了青年互动在人文交流中的重要性。

S1.jpg

青年,主要指1980年至1995年出生的人群,被美国人称为“Y一代”或者“千禧一代”。随着老龄化愈发严重,亚太各国的Y一代开始在各行业崭露头角。如美国的扎克伯格、中国的马化腾等,他们借助信息化的浪潮,通过创业创新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晋升为青年精英,拥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同时,Y一代思想更加自由,也会积极寻求表达个人主张的渠道。他们通过互粉、刷朋友圈、热搜或Anti等方式在Facebook、Twitter、微博及微信等社交网站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Y一代思维开阔,兼容并包,更加理性与客观。2015年皮尤调查报告发现,美国18-29岁的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高达55%,而50岁以上的人群则只有27%,中国方面亦是如此。

鉴此,亚太国家加强青年交流势在必行。但是,作为一个复杂的区域,亚太地区国家和人口众多,双边青年的交流并不能满足多边合作与互动的需求。因此,中美及东盟等应着力构建多边交流框架,培育我们共同的朋友圈,促进亚太青年的互动与互粉,使其成为国家互赞而非互黑的主要动力。

第一,中美及东盟等可推动建立多边青年领袖峰会机制,促进亚太青年精英的交流。目前,中美青年政治家交流项目、中方的“三个一万”和美国的“十万强”项目等都已成为中美高端人才交流的重要支柱。东盟方面,2013年奥巴马总统提出青年东盟领导人倡议(YSEALI),2016年2月美国-东盟峰会上,奥巴马再次提出要占领青年阵地。而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青年人文论坛、教育交流周、“世界青年文明论坛•中马青年儒回交流峰会”等项目也已取得较多成效。但是以上交流机制多属双边,与当前亚太地区多边互动的现实不符。因此,中美两国可推动在东亚峰会框架内建立一个多边青年领袖峰会机制,开展亚太青年政治家的交流活动。同时,可建立一个青年学者圆桌会议作为配套活动,集合亚太各国的青年学者定期举行专题论坛,加强政策上的沟通。

第二,中美可通过“一带一路”、TPP以及RCEP等地区性发展战略为亚太青年企业家和学者提供互动的载体。在亚太地区,国家之间、领域之间的协调性和包容性发展战略离不开青年企业家以及青年学者的参与。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牵涉到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具有开拓及创新精神的青年企业家必定会成为战略实施的具体参与方。中美可在地区发展战略框架内开展青年企业家交流活动,加强亚太各国企业精英的交流与沟通。

第三,中美可通过实施青年普遍关心的非传统安全项目建立共识、共享理念。Y一代成长于信息爆炸时代,注重多元观点的沟通交流。相对于传统安全问题,Y一代更加关注环保、信息安全以及金融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就是中日青年交流的新模式,以环保为主题的交流活动使两国青年及民众增加了互信和好感。中美以及东盟等可加以参考,开展多边专题交流活动,借助具体项目的实施培养青年合作精神,建立对彼此的理性认知。

第四,中美可加快实施多式多样的青年学生交流项目,发扬传承青年交流经验。当前,Y一代已经成为社会主力,95后出生的Z一代也即将成年步入社会。2010年后出生的“α一代”则将成为完全的“技术一代”,他们将更多地接受关于现代科技的全球观念。中美与东盟各国之间Y-Y交流的成果和经验需要通过Y➡Z以及Z➡α之间的传承推动Z-Z和α-α之间的交流。通过建立多国校际联盟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以及代际传承的纽带,拉长亚太国家青年交流的长度,拓展人文交流的宽度。

总之,青年将成为中美以及同东盟等亚太各国加强人文交流的突破口。中美两国应紧抓未来25年的发展契机,推动亚太青年朋友圈的发展与壮大,促进国家之间的互粉与互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