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撕裂的旅行

2016-04-14

得益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贫困国家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如今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人员流动带来对食品、饮料、住宿和娱乐的巨大需求,这对很多经济体来说是一大福音。但是,游客和金钱流入并非皆大欢喜,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给当地人带来冲击。令人垂涎的金钱流入观光目的地,但不可避免会造成混乱、拥挤和文化冲突,这正是旅游的撕裂特性所在。

笔者最近去泰国旅行就对此感触颇深。中国大陆游客目前是泰国最大外国游客团体,去年达800万人次,而今年很可能再增加100万。对中国游客的持续快速涌入,泰国人大体上持欢迎态度。这些新来的观光客不仅有望振兴泰国颓废、极度依赖旅游业的经济,也将有助于弥补近年来政治动荡导致的自由行游客锐减。如今,中国游客占到了该国游客总量的四分之一。

乘坐飞机进入泰国的游客数量惊人。曾经一度空闲老旧的廊曼机场如今满是呼啸起落的包机,往返中国和泰国间的廉价航空公司航班也大幅增长,然而地面上的情况却显然是喜忧参半。

举例来说,作为从中国到泰国旅游最常见的旅行方式,跟团游往往被少数大机构所掌控,普通泰国人很难分到一杯羹。由于大型巴士几乎承担了游客接送任务,出租司机根本无法插足;而对那些中小型酒店来说,由于不在批量预定住房的热门景区,因此根本没有增加多少业务量。更别提那些礼品店、夫妻店,他们很难挣到游客的钱,因为旅游公司把游客都带往满是中文招牌、专为取悦和坑骗中国游客、价格虚高的大型商场和娱乐场所。

例如,位于曼谷老城、毗邻旧皇宫的皇家酒店,曾经备受单独旅行者(不管是泰国人还是外国游客)追捧。但如今,酒店正门永远被轰鸣的大批观光巴士堵塞,而为了给大批匆忙游客提供快速自助餐服务,酒店餐厅和大堂每天都要重新布置好几遍。

你只需看看中国的经济(虽然最近面临困难,经济有所减速但依然强劲)就会明白,国家繁荣之后休闲旅游一定随之兴起。随着民众获得财富(或者说经济增长惠及民众),带有大众旅游特点的中产阶级休假旅游成为一个待开发的巨大市场。首先来说,这必然是商业性的,但同时也有启迪熏陶效果。这给了那些平时服务他人的普通人以享受被他人服务的机会。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在他们忙碌、辛劳的工作生活中,第一次有机会去思考和感受外部世界。尽管日程紧张的大众旅游只能一瞥外面的精彩世界,但也能激发人们兴趣,再次参团或单独前来,享受泰国人非常擅长的无微不至的奢华服务。由于自选旅游项目价格昂贵,因此对于那些愿意牺牲尊严、能够忍受被呼来赶去的旅行者来说,一些价格低得惊人的廉价游项目出现了。但即便是所谓的“零团费”游也不是免费的午餐,游客不得不在旅游公司的关系户那里大把消费,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不过,事实是,喷气机时代的交通工具,加上低廉的油价,令国际旅行——不管是带来快乐还是圈套——对数以千万计的普通民众来说成为可能。

部分大陆游客自助餐疯狂抢食、玩命自拍、粗野驾驶,以及行为失检,已经在泰国、日本、香港等一些知名旅游地引发抱怨。主流媒体只报道了一小部分过分行为(或许是因为令人震惊的事未必都具有新闻价值),但我们不得不考虑到,这也是因为地区邻国非常不愿意为此得罪中国。

这里面有两大原因。对中国的负面政治报道或批评之声,往往会传到北京官员耳朵里,有时甚至会招致外交或经济报复。人们只要顺着达赖喇嘛的出访路线,或看看五个铜锣湾香港书商的离奇怪案就会明白这一点。媒体对报道出境大众旅游有所克制的第二个原因更加经济性:害怕吓走“会下金蛋的鹅”。观光巴士引擎一响钞票就来,虽然不堪其扰的当地人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获益,但握有既得利益的有影响力的旅行社会想尽办法让旅游生意在高位运行。

对大规模中国游客的不满情绪更多在网络平台上爆发,反映这群金主最新失态行为和沟通无效的视频在网络上被疯狂点击。无所不在的智能手机将游客行为生动记录下来,有时令人发指,有时令人捧腹,抑或兼而有之。

美国人跟团游和日本人奢华游的顶峰期已基本过去,不知是好还是坏,他们的不检行为没有上过电视。而在今天的旅游生态系统下,不良行为会被曝光。虽然你也可以看到不守规矩的俄国游客,爱搞小圈子的韩国游客,以及那些可能来自任何国家的丑态毕露的醉汉,但他们都不如中国游客更能引发媒体想象力。对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中国长久以来、并仍将继续成为那个终极的“他者”。鉴于中国的国力、规模和财富,她易遭更苛刻的审视和带有偏见的报道,并经常不公平地成为媒体连篇累牍报道的标靶。

《广州日报》近期就这一话题刊发文章,谴责对中国游客的“妖魔化”,并列举事实证明,网络上疯传的一些事件要么是陈年旧闻,要么是断章取义。文章承认,中国每年有超过1200万人次出境游,“发生一些令人不快的故事”是难以避免的。但这家国有报纸在这一话题上为中国辩护:中国游客已经“越来越尊重当地习俗并注意自身行为”。这篇文章的英文版被《中国日报》于2016年3月28日转载,文章最后还严厉地提醒读者,观光业的不文明现象会互相影响,“那些试图坑骗中国消费者的外国商家将最终被市场规律惩罚,并失去全球增长最快的游客来源”。

历来,那些缺乏阅历而又铺张炫耀的外国游客,最易招致嫉妒、嗔怪和厌恶。国家经济的繁荣逐步为中产阶级打开了全球旅行的大门,而这些人往往不熟悉或不屑于学习外交官或老道移民们的得体行为。由此造成的文化冲突,已经成为自亨利·詹姆斯时代以来的幽默段子和人性故事的重要题材。

自19世纪以来,美国人的出国经历就成为众多段子的笑梗。但听过也就那样了。英国人也是如此。更近期,新富的日本、台湾和韩国成为不守规矩、炫富游客的主要来源国,但他们依然享受了阳光下的好日子。时代虽然变了,但情况大同小异。通常,游客带来的经济效应受到称赞,但文化冲突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当游客数量特别巨大之际。但从长期来看,旅游业是带来和平的力量。历来如此,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友谊得以铸就,文化差异受到重视,旅行所具有的转化人心的力量启迪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