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Wang Zhen),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
- 2021-03-12 15:23:07 美国外交的道义基础在新冠疫情中倒塌
在疫情问题上转嫁矛盾和抹黑别国并不能成为解决国内疫情的有效途径。疫情总会过去,但我们却不能不思考:疫情之后,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权”和国际道义?
- 2020-11-19 15:00:13 从法国恐袭看中国的反恐经验
中国政府通过融合性发展进行反恐的努力并未引起国际社会的应有重视。它却代表一种值得关注的反恐思路。
- 2020-10-02 21:50:48 重启冷战或将成为美国战后最大战略失误
如果华盛顿有人执意把中国视为一个“敌人”,那注定会收获一个前所未有的敌手。重启冷战将成为二战以来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并会使美国民众和国际社会付出沉重代价。
- 2020-08-28 13:55:11 特朗普之后,中美关系会好转吗?
如果美国战略界不改变对中美实力变化和双边关系的认知,无论特朗普未来是否当选,中美关系短期内都还看不到令人乐观的理由。
- 2019-11-15 16:55:33 特朗普式反恐的困境
击毙巴格达迪或许可以成为特朗普未来参选的政治筹码,但不能掩盖美国境内种族主义仇恨和恐怖活动正在持续增加的事实。
- 2018-01-26 16:24:56 国际反恐不能只算经济账
美巴之间的分歧并不在于反恐本身,而在于对未来阿富汗局势的认识和理解。特朗普政府可以让巴基斯坦成为美国阿富汗反恐政策失败的“替罪羊”,但这并不能解决阿富汗问题。
- 2017-08-29 15:06:11 喜马拉雅山足够大,容得下中印两国
世界上并没有通过阻止别国发展获得安全的成功先例。无论是阻挠中国在洞朗地区筑路,还是抵制“一带一路”倡议,都不可能加快印度自身的发展。与其被动担忧和防范中国崛起,不如尽快抓住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地参与到中国的开放式合作倡议中去。
- 2017-05-19 15:27:51 摩苏尔之后,“伊斯兰国”何为?
“伊斯兰国”在摩苏尔和拉卡的战场失利,并不意味着其背后所代表的“圣战”暴力运动的终结。它只是表明我们面临的国际恐怖活动威胁和全球反恐战争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 2017-04-19 14:57:50 中国在叙利亚的作用日渐显现
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一直保持了低调。近日美国对叙利亚发动导弹袭击的时机或可表明,随着叙利亚局势进入政治解决的关键时刻,中国的作用正在日渐显现。
- 2017-03-09 15:35:32 特朗普无法成为第二个尼克松
将今日中美俄关系视同当年中美苏“大三角”未免过于浅薄。今日美国的最大敌人是它的“心魔”:不肯承认美国霸权衰落,不愿平等尊重其他国家的利益和正当诉求。美国在国际社会寻找替罪羊并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反而有可能让潜在盟友成为“自我实现”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