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 如何理解中美知识产权难题2018-03-27
帕特里克·孟迪斯(Patrick Mendis) 哈佛大学副研究员
乔伊·王(Joey Wang) 国防分析家
在当前中美贸易关系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中,有几个重点驱动因素必须更好地加以理解:“窃书不算偷”这句中国老话所体现的文化意涵,以及“中国制造2025”倡议。
- 中国的创新会超越西方吗?2018-03-09
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中国商人和企业家越来越显示出,他们不仅有适应新机遇的创业干劲,也渴望并有能力为自己创新,而不是简单复制现成的东西。
- 戳破美中贸易逆差神话2017-09-11
吴建民(Dominic Ng) 华美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美中贸易关系无疑存在问题,但目前官方公布的美中贸易数据极不准确。这些数据是基于二战后达成的过时的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它们并未适度更新以反映当代全球经济。
- 向中国产业战略学习2017-05-31
理查德·科萨尔-怀特(Richard Kozul-Wright) 联合国贸发会全球化与发展战略部门主任
丹尼尔·普恩(Daniel Poon) 联合国贸发会经济事务官员
“中国制造2025”有时被描述为守旧的、自上而下的重商主义行为及进口替代政策,但这种解读忽略了中国在产业和金融政策上的积极尝试。事实上,该实验或许能为其他国家提供政策评估与创新的宝贵经验教训。
- 中国军工产业发展与美国利益2017-03-15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虽然中国经济放缓,但中国政府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却打算到2025年耗资3000亿美元,实现关键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给自足。众所周知,美国对中国庞大军力建设的规模与不透明深感不安,而最新的事态有可能导致特朗普政府不断阻挠俄罗斯向中国转让军工技术,同时维持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运,以便美国的武器和其他出口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 美中去工业化:历史会重演吗?2016-11-22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全球化和技术变革的综合影响使美国大片地区“去工业化”。去工业化的结果是,需要中低技能的高薪制造业工作岗位变得稀缺,一些地区中产阶层被摧毁,进而引起人们政治上的不满,这是美中两国工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 中亚大巴扎:北京的软实力2015-12-07
凯梅尔•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已成为中亚主要贸易伙伴,这一成就主要在于Dordoi巴扎在该地区的成功。然而,要在中亚地区提高公众形象,缩短软实力差距,北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