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当前南海局势2020-10-09
胡波(Hu Bo)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
在美国致力于搞大国竞争,图谋建立排他性海洋安全秩序的背景下,围绕南海规则与秩序的竞争会日益激烈,使该地区长期处于“亚秩序状态”。未来南海形势将继续在“丛林法则”和“共同家园”之间徘徊。
支持东盟是中国国家利益使然2020-09-18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中国支持东盟内部团结和东盟在地区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是一贯的,这种一贯性并非外交辞令,而是中国国家利益使然。
近期美国与东盟防务合作的新动向2019-11-19
杜兰(Du Lan)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
美国在东南亚意图以南海问题为抓手,建立美国领导的多边军事安全网络。但美国在中美关系中划分敌友阵营的企图不可能实现,东盟在中美间保持平衡依然是常态。
第52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的变与不变2019-08-29
罗亮(Luo Liang)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第52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有若干问题值得回顾与思考。
确立东盟在印太的地位2019-07-16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东盟认识到,该地区正在发生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变化既有利可图,也存在风险。虽然是机会主义,但东盟知道,任由对抗发展下去风险过大。
中国与东盟携手建立互信关系2018-11-13
萨贾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兼职教授
经历多年的争论和猜忌,中国与东盟最近完成了首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海上联演。这些事件的发生证明中国与东盟关系正在更大范围内发生变化。
- 东盟能将地缘战略及科技冲击转化为机遇吗?2018-09-14
博尔格•布伦德(Børge Brende)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
贾斯汀·伍德(Justin Wood)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委员会成员、亚太区主管
为图生存,东盟成员国必须就共同体在地区事务中的作用做出重要抉择。
印太时代来临2018-06-14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在近期的香格里拉对话上,三种关于印太地区的不同叙事浮出水面。哪一种将成为主导这一日益重要地区的治理范式?
东盟:“数字丝绸之路”的试验场2018-04-03
莎泽塔·艾哈迈德(Shazeda Ahmed)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
中国科技公司正日益投身于在东南亚拓展市场。 “数字丝绸之路”的发展,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联盟地区的发展,或许会为中国在信息科技市场日益崛起的经济政治影响力模式提供线索。
东盟会议中国取得外交胜利2017-08-24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东盟会议强调主权声索国双方以及“其他所有国家”保持“非军事化和克制的重要性”。实际上,声明含蓄地批评了其他地区大国尤其是美国试图通过扩大海军影响范围和所谓的自由航行行动(FONOPs)挑战中国主权主张的努力。因此,东盟声明事实上回应了中国的立场。北京拒绝接受南海仲裁结果,规避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COC),弱化了其在争议水域的造岛活动,并呼吁诸如美国等域外势力不要卷入争端。
迎来50周年的东盟不会发生巨变2017-08-24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几乎一直会让人产生提及南海争端的期待,以至于衡量一届会议成功与否的标准被简化为最终官方声明就南海问题的措辞是否足够强硬。但是考虑到东盟年度会议涵盖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种简化既令人遗憾又有失公允。
东盟50周年2017-08-09
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
最近几十年来,东盟取得非凡进步,整个地区达至从前难以想象的和平与繁荣。与欧盟相比,东盟的做法也许才是未来路径,让其他动荡地区也建立起牢固的合作纽带。
特朗普让东盟备受冷落2017-04-11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作为设想中的区域一体化引擎和东亚安全架构基石,东盟一直收效甚微地寻求调解海上纠纷,避免地区冲突。然而,除了担心所谓“东盟中心地位”逐渐丧失,东南亚国家还害怕中美在本地区的紧张关系突然破坏性升级,尤其万一特朗普政府为展示强硬而走得太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