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张云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美韩同盟北约化及对东北亚安全的冲击

2023-05-17

4月底,尹锡悦作为12年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首位韩国总统与拜登总统会谈。此访最引人关注的是以强化“延伸威慑”为基础的《华盛顿宣言》。美韩将建立新的核磋商小组讨论核与战略规划,提高联合军演中的核威慑,美国派遣核潜艇到访韩国。韩国总统表示,这将让韩国对朝鲜的核威胁担忧减轻。

尽管与北约核共享不同(美国没有在韩国部署核武计划),但韩国参与美国核威慑决策过程似乎意味着美韩同盟正朝着准北约化的趋势演进。与此同时,双方领导人发表的纪念美韩同盟70周年联合公报将同盟定位为印太地区和平繁荣的基石,对台海等问题也有言及。韩国还承诺主办第三届民主峰会。美韩同盟似乎从原来聚焦朝鲜半岛,开始朝着与地区安全热点相联系的集体防卫这一北约安全思维方向转变。

然而,延伸核威慑的强化不但不能让韩国更加安全,相反会让东北亚地区紧张进一步升级,造成大家都不安全的后果。韩国要求美国强化延伸核威慑的主要理由,是它怀疑随着朝鲜的核导能力空前提升,具有了打击美国本土能力,美国的核保护伞是否还管用。为此,韩国国内也有发展自主核力量的声音。为了让美国的延伸核威慑可靠,需要美国从两个方面展现出保护韩国的决心:一是展示核打击能力,二是让韩国参与核决策过程。

从表面上看,此次峰会上美国满足了韩国的要求,但实质上美韩核关系没有变化。美国派遣可以搭载核武器的核潜艇访问韩国,似乎在展示核威慑能力和决心,然而核动力潜艇的优势在于隐蔽性和远程打击,到访朝鲜半岛从军事上说没有太多意义,更多是一种政治信号,而在朝鲜看来,核潜艇的频繁到来是挑衅性行为。另一方面,美国核武器的使用决策最终系于总统,这种高度集权性决定了其核自主权不允许被盟友分化,因为这会极大削弱美国用核武器作为外交工具的有效性。尽管美国承诺加强情报共享和磋商频度,但很难想象美国会真正愿意牺牲核问题上的主动权和自主性。而美韩以增强核威慑为目的的军事演习、沙盘演练等,则会进一步激化地区紧张。

此外,虽然韩国开始出现认同北约式安全观的趋势,美韩同盟的地区化似乎满足了韩国在外交上的大国梦,然而,绑上战车意味着外交空间的缩小而不是扩大。

如果说此次峰会韩国最大的期待是获得延伸威慑的强化,那么美国要的则是韩国在国际政治上的明确站队。首先体现在乌克兰危机上,美国希望韩国对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援,这将意味着美国的东亚主要盟友要在其全球同盟网络中展现认知的高度趋同,即欧亚安全相联。尽管韩国没有对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援,但从联合公报看,韩俄关系的空间已经被极大限制。同时,韩国有关台海问题和朝鲜半岛一样,都属于全球性问题的说法,则符合美国在本地区建立“一体化威慑力”的需要。近期日韩关系迅速升温,理由也是要应对本地区多重安全挑战。美日韩三边准同盟的声音也在增强。这些,都会对中韩关系构成极大冲击。

韩国的变化让美国称赞其为全球性的全面战略同盟伙伴,G7广岛峰会也邀请韩国总统参加,这些似乎与尹锡悦总统使韩国成为国际社会“支点国家”的愿景契合。然而,如果韩国无法与中俄这两个最大的邻国、特别是与中国这个最大的经济伙伴建立互信,那么这些愿景将是虚幻的。

美韩强化延伸核威慑以及美韩同盟范围的地区化趋势,本质上都是北约安全思维开始在本地区扩散的表现。对中国来说,这将是改变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现状的行为,会导致本地区安全秩序进一步失衡,因此,需要坚决抵制集体防御有效论这一北约式安全思维的蔓延。与此同时,加快包括东北亚在内的新一轮东亚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以溶解军事威慑一体化的倾向,也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