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张云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喀布尔冲击”与美国同盟国的战略自主困境

2021-09-09
5400.jpg

塔利班以惊人速度控制阿富汗,占领首都喀布尔,在美国同盟国家中引发了“喀布尔冲击”。在一直为美英特殊关系而骄傲的英国,约翰逊首相受到执政党和在野党的一致攻击,在野党指责美国仓促撤军是背叛行为,执政党则说是可耻行为。约翰逊首相只能以过去20年恐怖主义在西方没有成功,作为与美国共同作战的意义来应对。德国对美国没有与北约盟友协商就撤军颇有微词。日本媒体则质疑美国同盟的可靠性,认为必须强化自身的防卫能力。盟友批评美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单纯批评美国并不公允,所谓“喀布尔冲击”实际上更多反映了美国的盟国长期以来战略自主思考能力的匮乏。

首先,美国的盟国应该知道,美国依靠军事力量进行全球反恐战争在经济上不可持续,在政治上缺乏合法性。但同盟至上的认知框架,让它们缺乏独立判断能力。据报道,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每天花费高达3亿美元,这样的开支持续了20年之久,这意味着这是一场不可能持续的战争。外部力量依靠武力,通过扶植亲西方政府和军队来建构一个民主阿富汗,这种行为也缺乏合法性。阿富汗问题的本质,是战后追求民族独立的反殖民主义运动的延续,这不是用反恐和民主移植能够解决的。为什么美国的盟友没有提出自己的分析,及时提醒和警告美国,及早制定可持续的退出计划,相反却跟着美国进行了长达20年的军事行动呢?对于美国来说,缺乏自主战略视角的盟友从长期来看价值究竟如何呢?

第二,除了“喀布尔冲击”,历史上的“尼克松冲击”、“越南冲击”等都是盟友缺乏战略自主思考的反映。上世纪70年代,日本曾忠实地跟随美国阻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但尼克松政府已经在秘密策划与中国建交。基辛格和尼克松访华的消息传出后,日本将美国单方面改变对华政策称作“尼克松冲击”,其后遗症延续至今。同样,为了共同价值而参加越战的美国盟友,在美军从西贡撤退时同样遭受了“越南冲击”。为什么美国的盟友愿意相信所谓维护自由的国际秩序,总是追随美国的脚步,却没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呢?

第三,美国单方面的战略变化让盟友感到不满和困惑,然而长期以来对美国战略追随的惯性又让它们很无力,战略上不依靠美国就什么也做不了的思维不断强化,战略自主始终不能实现。同样,在对阿富汗援助上也是美国主导、盟国配合的模式。例如,日本主持的阿富汗复兴援助会议2002年初在东京举行,日本也先后投入7000亿日元支援阿富汗重建,但随后援助阿富汗基本上仍由美国主导。换言之,没有美国的领导,西方世界就无法建立凝聚力,这种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让盟国无奈地放弃了对战略自主必要性的思考。

“喀布尔冲击”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是对美国的批评,但实质上是美国盟友战略自主匮乏的写照。这些国家能否以阿富汗战争的失败为契机走出这一困境尚需观察,但至少,对于今后是否在第一时间支持美国发起的国际行动,这些国家的民众会有更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