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王付东 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与政治所副研究员

朝鲜国内因素是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重要基础

2019-02-02
c.gif

近日,美朝宣布2月底将进行第二次首脑会晤,为此双方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工作会谈。目前朝鲜官方对美朝谈判消息缄口不言,一向在推特上放言无忌的特朗普总统也对此保持长时间沉默,偶有表态也是浅尝辄止。美朝谈判基本上绕开了官僚阶层,领导人及核心幕僚亲自冲在谈判前线。这种谈判方式容易避开舆论和官僚机构的干扰,更可能达成一些实质性成果。

美朝的沉默呈现出大事件发生之前的寂静,也因此引发外界的种种揣测。这些意见中,批评或质疑美朝双方只是“演戏”而并非实质推动无核化进展的声音居多。从查缺补漏、避免无核化谈判走弯路的角度来看,这些批评有利于完善谈判方案,推动无核化进程沿着正确轨道前进。但若只是凭刻板印象盲目唱衰,甚至试图用舆论干扰谈判,则无益于推动无核化进程。总而言之,批评者的基本逻辑是现实主义的观念,即主权国家的根本目标是生存和安全,因此朝鲜无论如何也不会弃核。殊不知,按照同样逻辑也能推导出另外的结果。如果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因为拥核而受到巨大威胁,那么该国很可能弃核保生存。毕竟核武器不是一个国家的终极目的,生存才是。另一方面,目前评判朝核形势的观点多数是围绕大国博弈、地缘政治等结构性角度展开。在结构性环境并无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似乎看不到朝核问题有积极进展的理由。然而,这种视角忽略了朝核问题的最主要当事者——朝鲜自身因素的作用。

除了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的新变化这一外在因素外,朝鲜自身因素是推动朝核问题出现重大转变(并且很可能是战略性转变)的重要原因。

首先,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看,朝鲜从来都不是一个内向封闭的国家。朝鲜迫切需要改变目前的孤立处境,这是半岛无核化仍有希望的重要保障。外界评估朝鲜常常基于朝鲜是封闭国家这一内在前提,这对于理解朝鲜的政策选择非常有害。基于这种观念,外界认为朝鲜为了拥核能够也愿意承受长期的国际制裁、孤立和封锁,也会认为朝鲜不可能改革开放,甚至认为改革开放会威胁朝鲜政权的存续。而实际上,朝鲜自建国之初就是一个外向国家。除了1990年代的苦难行军时期,朝鲜经济上的外向程度一直很高。除了与中国、苏联、东欧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往来,朝鲜在上世纪70年代还与西方国家保持密切的经贸往来,西方国家对朝借贷和贸易一度占朝鲜外债和外贸的一半。在冷战时代和近十多年,朝鲜的外贸依存度(外贸额占GDP的比重)长期高达30%以上,比今天的中国和日本还要高。外援、外债、外贸可以说是冷战时期支撑“朝鲜经济奇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支撑当今朝鲜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外交上,朝鲜长期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其领导人的世界观也绝非谋求苟安、孤立于世界。金正恩今天在国际舞台上的长袖善舞、挥洒自如绝非凭空而来,而是有其外交传统。基于上述因素,可以说外界低估了朝鲜对外开放的意愿以及拥核给朝鲜带来的负面影响。拥核导致的国际孤立和制裁,使朝鲜与周边国家特别是韩国的竞争中越落越远,朝鲜有迫切改善国际环境、扭转被动局面的客观需要。

其二,朝鲜现任领导人的政策观念对于半岛无核化进程有重要影响。金正恩上台前六年执行的“经济与核武并进路线”虽然看似与金日成时代的“经济与国防并进路线”、金正日时代的“先军路线”有类似之处,但实则有根本性的区别。朝鲜《劳动新闻》曾经评价称,“新的并进路线的真正优越性在于,在不增加国防费用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战争威慑力量和防卫能力的效果,来实现将主要力量投入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实际上就是通过在核武上的有限投入,减少在整个国防领域的巨量投入,增加在经济领域的投入,这已经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它与此前朝鲜将主要资源投入国防建设的做法有明显区别。金正恩多次公开承认本国经济发展不理想,要发展经济、改善民众生活、加大改革力度和在全国各地设立20多个开发区。这些姿态并非空穴来风和政治宣传,而是朝鲜领导人对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和预备。

其三,朝鲜通过近期一系列无核化姿态改善了本国的国际处境,这与此前因为发展核导而遭世界冷落大相径庭。这种良性互动,有利于推动朝鲜对外观念的积极变化和半岛无核化的进展。朝鲜若就此在无核化问题上倒退,反而会令其国际信誉和国家利益严重受损,也会对朝鲜的政策选择构成约束。

总之,从朝鲜国内因素来看,无核化进程有可能取得重大进展,这种进展可能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