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减轻供应风险或者垄断市场? 钴在美中战略竞争中的角色

2023-05-06

当前能源转型面临的众多问题,其中之一是如果有的国家行动最快,获取对世界经济绿色转型所需的大量关键矿产的控制,它们将获得怎样的地缘政治优势。专家们试图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些关键矿产进行分类,而国际能源署确定了未来需求增长最显著的两大类别:与电池相关的金属(锂、石墨、钴、镍和锰)和稀土元素——这些元素主要应用于利基高科技工业,而且大规模开采的成本通常更高。地理范围上而言,全球锂、钴和稀土元素的生产尤其集中,三个最大的生产国目前占世界总供应量的 75% 以上。

钴具有独特的意义,可以通过它了解获取和控制关键矿产的地缘政治影响。2022年,近70%的世界钴产量来自一个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据估计,该国还拥有近一半的全球可采钴储量。此外,国际能源署对未来能源转型的各类情景进行了预测,其中钴的需求预计在未来20年内增长 6 - 30 倍。尽管钴将继续用于各种工业用途,但大部分的需求增长将来自对电动汽车和电池储能系统所需锂离子电池永无止境的需求。拜登政府将钴看作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关键性弱点”,因为中国公司(其中许多是国有企业)主导着行业上游和中游,拥有刚果采矿业70% 以上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并且在电池金属的精炼和加工方面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中国迅速巩固其在采矿和精炼领域的市场地位,部分美国知名分析人士担心中国在绿色能源制造领域的能力可能继续领先美国。

由于中国和美国在全球矿产和储量中的比重极少,钴的地理集中度、电池技术传播带来的预期需求增长,加之其不稳定的定价因素,都促使两国的政策制定者将这种金属看作潜在的供应链漏洞。拜登总统的重大环境政策成就《通胀削减法案》旨在提供附带条件的巨额税收抵免政策,重塑电动汽车所需关键矿产的供应链。该法案要求,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关键矿产中,至少 40%来自北美或者与美国结盟的国家,2027 年这一数字计划将增加到 80%。更重要的是,该法案还指出, 2024 年起,如果电动汽车的电池由“外国关注实体”(可能包括许多中国公司)制造或组装零部件,将没有资格获得 7500 美元的车辆税收抵免。此外,中国和美国似乎在模仿对方的策略。经合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截至 2020 年,中国已经悄悄实施了13000 多项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是目前所有国家里数量最多的。

过去10年,电池组的生产成本急剧下降(据估计接近 90%),为电动汽车和电池储能系统技术的加速传播铺平了道路。目前,锂离子阴极材料约占电池组生产总成本的一半,尽管这一数字随着基础金属价格的波动而变化。因此,它对于降低电动汽车总成本使之达到化石燃料车辆的价格来说,意义重大。但是,如果说生产更便宜的阴极材料是扩大电动汽车和电池储能系统技术采用的关键,那么钴是主要障碍。这种金属成本相对较高,供应稀缺,加上其内在涉及到的地缘政治和声誉风险,促使许多下游制造商(尤其是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如特斯拉、比亚迪、大众)寻找能够减少或完全消除阴极材料中钴使用量的电池化学物质。

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制造商是中国公司宁德时代,它在这些努力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它与特斯拉一起推动无钴磷酸铁锂电池的商业化,并制定了开发钠离子电池的远大计划。如果成功,这些新的化学物质将极大降低电池组的成本。这些研发活动开展的同时,下游企业积极寻求垂直整合,以降低供应风险,包括签订合资协议和长期合同,甚至购买上游供应商的多数股权。宁德时代持续投资钴矿资产,表明尽管电池制造商对无钴磷酸铁锂电池和其他无钴材料充满热情,但它们仍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大量使用钴,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

中国把钴作为地缘政治工具,而这种策略可能会限制这一策略的效力,但其在钴开采和加工领域占据主导市场份额,仍然为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中国掌控该行业上游和中游领域,推动使其成为电池和电动汽车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再加上中国先进的基础设施、广阔的消费市场,以及国家对战略性产业的无数支持计划(包括有针对性的补贴和大量低于市场价格的融资),难怪中国企业在许多绿色技术方面的实力已经超越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这种多管齐下的产业政策发挥了效果:中国每年的电动汽车销量在2022 年几乎翻番,增长了87%,在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中的份额估计达到了惊人的 59%。特斯拉、大众汽车和LG新能源等优秀外国公司别无选择,只能拥抱中国市场,否则就有被甩在后面的风险。因此,中国控制关键矿产所产生的地缘政治意义,可能不在于限制这些矿产的供应能力,正如OPEC长期以来控制着石油供应,相反,在于它为中国主导高端绿色技术制造领域提供动力,而这种动力恰恰是世界其他地方渴望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