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肖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中俄美互动:重建国际体系?

2022-01-05
肖斌.jpg

在国际政治系统中,主权国家间的行为模式构成了外交互动。在特定条件下,外交互动能够产生反馈,但反馈并不一定是积极的,在战略利益无法协调的前提下反馈有可能更加消极。因此,若国际体系中的主权国家不能通过互动找到新的利益平衡点,那么现行的国际体系将可能以某种形式重建,以回归均势。2021年是国际体系不稳定的一年,虽然中俄美三国启动了各种外交渠道,力图使国际体系恢复战略稳定,但效果不彰,并有地区军事冲突取代外交努力之势。

“普京主义”遭遇“拜登主义”

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与普京进行了首次电话交谈,双方同意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这似乎为改善俄美关系开了个好头。但通话后不久,乌克兰东部地区再次成为俄美对峙的焦点。受北约东扩的影响,俄罗斯把乌克兰东部地区冲突看成是与北约的直接较量。“普京主义”在俄罗斯外交和国家安全战略中扮演了决定性作用。

“普京主义”在政治哲学上属于新保守主义,在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普京主义”不与西方合作、反制北约东扩、修正现行的国际秩序、对后苏联空间采取进攻性的政策。在特朗普时期,美国的“孤立主义”与普京主义“融洽相处”,俄美关系曾一度趋密。这种状态在拜登上台后发生了反转,恢复美国的全球领导力、重振盟友和布局亚太的“拜登主义”与“普京主义”发生了冲突。

在俄罗斯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中,“普京主义”继续被强化,并将矛头指向北约。俄美两国曾于6月举行了日内瓦峰会,但对缓解双方关系非常有限。相反,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在乌克兰东部、黑海、波罗的海地区与俄罗斯展开了军事对峙,冲突似乎一触即发。12月,普京与拜登举行线上会晤,两国首脑向对方划了“红线”。会后,俄罗斯公布了提交北约的安全草案细节,并正式退出《开放天空条约》,表达对现行国际体系的不满。

中美展开全面竞争

拜登基本上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对中国政策,但是并没有拒绝与中国接触。3月中美两国在美国安克雷奇举了高层会晤,会谈从一开始就发生激烈交锋,向国际社会公开了两国的危机。

此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法案,从全球、地区和国家三个层面,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领域,与中国展开全面竞争。在行动上,美国推动北约、说服G7共同合作制衡中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达成了新的印太安全协议(AUKUS)、升级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

11月,中美元首举行了峰会,双方取得一些容易达成的成果,但在中国内政问题上依然针锋相对。在“珍珠港事件”80周年纪念日,美国宣布对北京冬奥会实施“外交抵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附和。

尽管中美关系处于螺旋式下降的状态,但是双方社会经济关系保持了基本稳定。根据美方统计,1月至10月,中美贸易总值为530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中美关系有极强的韧性,而这种韧性与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秩序的开放政策和诸多旅居海外华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寻求体系均势

若国际体系不能保证主权国家在体系内的身份、统一、独立和相互安全,那么单元必然会自发组成抗衡体系压力的紧密协作关系。而这种紧密协作关系在追求自己认为合法的战略利益时,总是会被国际体系中的竞争对手视为企图改变国际体系。

2021年12月21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白宫记者会上谈到,中国和俄罗斯试图破坏美国所建立并领导的国际体系。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21年12月22日举行的年度记者会上表示,如果西方无法满足莫斯科的安全保障要求,他将考虑各种选择。笔者据此认为,若现存的国际体系不能协调中国、俄罗斯的战略利益,那么寻求体系均势将是中国、俄罗斯的选择,国际格局则可能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新冷战或将由此而生。那么,国际体系中大部分主权国家将不得不付出无法预测的安全成本应对新冷战。而国际冲突史告诉我们,在一个全面对抗的世界里,没有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