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沈联涛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 肖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中国与美国的零排放竞赛

2021-01-07
8599a83de81ab3756da77390c2448593.2-1-super.gif

在美国为彻底改变气候变化政策做准备之际,中国的游戏已经升级。气候行动已经成为世界这两个最大经济体的另一个竞争前沿,谁会率先跨过零排放终点线呢?

美国当选总统乔·拜登正在为此积极准备。他承诺将在就职的第一天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并发誓减排和清洁能源工作将成为其政府经济决策的核心,目标是在2050年之前实现零排放。为了推动这一进程,他成立新的白宫气候政策办公室,并任命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的人员担任要职。例如,前国务卿约翰·克里将任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特使。

同样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而且,在最近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发誓到203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65%“以上”,比先前确定的减少65%又进了一步。

实现这些目标的经济成本不会太高。中国能源转型委员会估计,该国2050年实现零碳经济的成本不到GDP的0.6%。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认为,美国实现这一目标的成本只有GDP的0.4%。

但是,即使美中两国跑向同一终点线,它们也很可能选择完全不同的路径。例如,鉴于有植树造林的丰富经验,中国也许比美国更注重自然界固碳。中国领导人已经承诺,在未来十年内将使森林蓄积量增加60亿立方米。

而且,中国路径规划的详细程度已远在美国之上。该国领导人将气候目标纳入了包括“中国制造2025”产业战略在内的更大经济发展蓝图,这个蓝图当中还包括了技术和产业目标。

在中国的经济规划者看来,碳中和愿景是向高质量增长与发展转型的基础。按照这一思路,中国能源基金会最近发表一份报告,研究了兑现碳中和承诺以及实现政府经济增长与发展愿景的途径。

美国如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拜登政府就必须采取类似的全局性措施,其中也应涵盖创造就业岗位和技术创新。尽管拜登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在许多方面他还得从头开始。过去四年中,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不仅没有采取任何气候行动,反而主动去破坏,例如降低环保法规的标准。

好消息是,拜登已经有了一个可以帮助其政府取得成功的框架,这就是SDSN的“零碳行动计划”。与中国的战略非常相似,该计划也聚焦六大能源密集型行业——发电、运输、建筑、工业、土地使用及材料,这些都是碳排放和导致自然资源退化的大户。

但与中国不同,美国拥有的是联邦架构和民主政治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实行“零碳行动计划”等战略就不仅需要强有力的联邦政府领导(以及巨额资金),还需要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合作、私营部门的参与以及公众的广泛支持。

此外,为了实施大胆的改革,拜登政府还必须克服来自共和党人的阻力,这些人既反对强有力的气候行动,又出于意识形态原因而反对“产业政策”这一理念。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提出法律挑战也是不无可能的。

其实,中国的经济决策并非是纯粹的自上而下,相反中国的经济成功归功于地方试点,不断地适应变化中的环境,以及将试验成功的方法进行推广。

再者,虽然人们认为中国是专制的,但其决策过程包含反馈机制,这使得领导人能够回应民众的需求。例如,中国领导层在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制定来年政策与目标,会议筹备期间,工作组会咨询地方官员以了解当地情况,同时征寻世界银行等外部专家的意见。

市场则是另一个重要的反馈机制。与国外的普遍看法相反,市场在中国资源分配、创造就业、调剂供需、刺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而且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中国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希望有更好的环境条件,而不仅仅是GDP的增长。

总体上看,与美国相比,中国的集中治理体制使其领导人处在更有利的位置,去实施大胆的改革,统筹长远规划。而中国更有可能的是难以了解能源密集型经济活动的规模、范围和成本,尤其是绿色能源、材料、运输系统、工农业技术和土地使用方法的生命周期成本。

这就需要“建设性竞争”,美国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互惠”提供帮助。正如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最近指出的,美国应当令“自己的互惠要求瞄准美国最强大、最有竞争力、最有杠杆效应的部门和地区”,而不是对“中国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求互惠。这可能意味着分享绿色技术知识,以换取更大的透明度和更高的共同标准。

很少有哪个政策领域能够因为一两国家取得进步而使地球上所有人受益,但如果到本世纪中叶,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实现零排放,这种事情就会发生。采取建设性的而非残酷竞争的战略,将使两个国家更快抵达零排放终点线。

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The Sino-American Race to Zero”(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