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是时候选择美中关系的结局了

2015-06-18

最新一期《华尔街日报周末版》的一篇重头文章指出,是时候重新思考美国的对华关系了。这篇发人深思的文章非常及时,它提出的问题对两国的未来至关重要。

ID74(Xi-Obama).jpg

正如作者在文章中详细描述的,自从尼克松谈论中国并进行历史性的破冰之旅后,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也同样如此。

世纪之交以来,最近任上的两位美国总统都在不遗余力地贩卖一个观点: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更像我们才对。这个观点认为,如果遵循美国模式的例外主义,世界终将迎来和平与繁荣。

没有多少人认同这一观点,相反,这个世界已经变得更加动荡,更加危险。从乌克兰到中东再到非洲大部分地区,大约9亿人每天都要面对死亡与杀戮的威胁。

虽然电视播放的斩首场面以及地中海上绝望难民的悲惨溺亡不能直接归咎于美国的作为或不作为,但它也显示美国的例外主义没有什么功效。相反,美国的全副精力正被迫用来收拾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烂摊子。

根据多方面人士的估算,仅仅在上述两国家的战事,就花掉了美国纳税人3万多亿美元,而这样的大出血至今没有停止。官方公布的联邦赤字已经超过18万亿美元,并且还在增长。华盛顿真的认为我们能靠多印钞票来摆脱财政赤字吗?

美国愿意付出多少成本来迫使中国追随我们的例外主义脚步呢?这种预期现实吗?

自从尼克松历史性的对华访问以来,中国一直是美国心甘情愿的经济伙伴,但它对效仿美式民主与政府从来没有兴趣。如今,中国在经济上几乎与美国分庭抗礼,而在见证了华尔街引起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灾难后,中国更加无意追随美国。

这不代表中国准备或希望把美国当成敌人。中国国防战略的基础是要拥有受到挑衅后实施强有力反击的可靠能力,而不是拥有发展先发制人的能力。

这一战略的部分目的就是要让美国明白,中国有能力进行回击。上世纪90年代,中国从洛斯阿拉莫斯邀请情报主管(丹尼·斯蒂尔曼)参观中国的核实验设施,以便对方能准确评估中国的核武器性能。

一艘中国潜艇在小鹰号航母舰队中间浮出水面,使五角大楼意识到中国拥有接近航母而不被发现的技术。中国击落了他们自己的卫星,来展示他们在太空战中的竞争力。

最近,中国成功试射了十倍于音速的超高音速运载工具,它足以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这些战术行动旨在让华盛顿明白,中国将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手。

对笔者来说很明显的是,发展能够先发制人并摧毁敌方反击能力的武器,其成本永远要高出几个数量级。正是这种不对称竞争让五角大楼觉得经济上不划算。

国防部长卡特对中国在南海活动的直言不讳,仿佛是为了发起一次挑衅和冲突。这难道是准备用另一种北部湾的方式解决问题?

就连国防部发言人都承认,中国在填海造岛建设基地的游戏中已是姗姗来迟。早在中国之前很多年,菲律宾、越南等其他国家就已经填海并在岛上建设基地了。

国防部表示,它担心中国的意图是干预公海航行。既然小岛和浅滩的存在对安全航行有危险,而且大部分航海图都把它们作为规避区标得清清楚楚,那么,很难理解为何开垦岛屿会为航行增加风险。像是回应卡特的关切,中方建造了一些灯塔来帮助安全航行。

博弈论认为,任何双边关系都会产生四种可能的结果。不过就中美而言,哪一方都不太可能踩着对方让自己单独胜出。

可能的结果只有双赢或双输。希望华盛顿的领导者们具备选择正确结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