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中欧地缘政治关系的阴与阳

2023-05-08

前言

我曾撰写过名为《中国和欧盟:合作多于竞争?》的研究内容,2023 年 3 月刊登于劳特利奇出版社《多极世界秩序 2.0 的中国和欧亚国家:安全、外交、经济和网络空间》一书内。本文进一步丰富了该研究内容,全面分析了中国和欧盟之间不断演变的地缘政治动态,同时将美国产生的影响考虑在内。

驾驭紧张局势:中国是欧洲的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对手

过去20年,中国在欧洲的经济主导地位飙升,塑造了欧洲大陆的金融格局:2022 年,中国成为欧洲最大的货物进口国(20.8%)以及欧盟第三大货物出口国(9%)——前两名是美国(19.8%)和英国(12.8%)。但是, 2022年9月,欧洲的对华贸易存在着巨大的逆差(360亿欧元),同年12月降至 274 亿欧元。

经济实力已成为现代地缘政治的主要引擎。如今,各国之间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利用各自的金融实力制定外交政策目标,以便在全球事务中占据上风。

英图1.jpg

因此,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促使欧盟在2019年将中国定性为谈判伙伴、经济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证明了中国崛起构成的全球挑战的严重性。欧盟的这一声明也说明,欧盟有意深化与中国的关系,同时承认中国在快速演变的多极全球秩序中的地缘政治对手地位。然而,驾驭欧盟复杂的决策过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最初,欧盟是通过贸易政策,抵制民族主义和促进相互理解的手段,成为一股突出的软实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盟成员国从6个增加到 27个,并演变成一支强大的全球经济力量。然而,尽管其经济影响力巨大,欧盟如今却在试图避免成为受制于中国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经济附庸地区。与中国相比,欧洲的影响力相对欠缺,这清楚地提醒我们要注意全球秩序的不断变化——经济力量越来越多地决定着战略优势,仅靠软实力已不足以维护任何人的利益。

英图2.jpg

资料来源:欧盟统计局

此外,尽管第三份欧盟政策文件(2018年)措辞积极乐观,但中国在欧洲寻求发挥更大影响力时,其战略的主要特点是规避制度框架,与 15个欧盟成员国达成“一带一路”双边协议,并与东欧国家建立联盟,比如“14+1 机制”。这种策略利用了欧洲的脆弱性和治理领域的裂痕,突显了经济影响力在塑造国际关系方面的潜力。

欧洲对中美竞争的模糊立场

过去10年,欧盟也面临着来自美国的越来越多的挑战。事实上,早在 1997年,布热津斯基就警告称,一个强大而团结的欧盟可能会成为美国的全球对手,最终导致地缘政治利益冲突——这一预测后来成为美国的官方政策。虽然欧盟和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通过北约追求共同的安全目标,但奥巴马的“重返亚洲”和特朗普的总统任期都颠覆了这种伙伴关系,使得欧盟没有获得重视。欧盟曾希望与拜登改善关系,但美国强硬派一直不愿展开具有实质意义的讨论。

因此,在当前的地缘政治局势里,欧盟正努力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维持平衡。美国采取“美国优先”、“美国制造”和《通胀削减法案》等政策,采取激进的经济立场;与此同时,欧盟试图通过《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加强和中国的关系。其目标是确保欧盟公司的公平竞争,并防止出现歧视性做法。然而,由于紧张局势升级,该协定的批准工作被迫推迟。美国对欧盟与中国的伙伴关系持谨慎态度,使得欧盟在平衡两个超级大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竞争时处于不稳定的位置。

此后,情况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变得更加糟糕。尽管欧盟最初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持开放态度,但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壁垒。此外,习近平最近转向自给自足和平衡“安全与发展”,而不是“经济发展第一”的政策,可能使得履行该协定内容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乌克兰战争使得微妙的力量平衡进一步复杂化,给全球关系带来压力。米尔斯海默提出的“美国奶嘴”概念似乎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因为美国在保卫乌克兰和与西方建立联盟方面发挥着更积极的作用,其目的主要是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相比之下,中国开始以和平缔造者的身份出现,促进对乌克兰问题的理解(2023 年 2 月)和促成沙特与伊朗关系的缓和(2023年3月)。面对相互竞争的势力以及外交政策转向安全而非经济,欧盟必须走一条狭窄的道路,平衡与这两个大国的伙伴关系,以促进全球合作与稳定。因此,欧盟的立场迄今仍然模棱两可,突显出谨慎和精妙外交的必要性。

欧盟应对美中自信的方案:战略主权

欧盟对“战略主权”的远大目标,侧重于实现其长期目标和加强全球影响力,但强化联邦体制和下放权力的想法遭到了部分成员国的抵制。即便如此,最近达成的2021-2027年欧盟预算和名为“下一代欧盟”的疫情后恢复计划等协议,表明欧洲正朝着更深层次的一体化迈进。《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和欧盟印太战略也是朝这个方向采取的措施。此外,乌克兰一直是促进团结的催化剂,使欧盟变得更加自信坚定。

欧盟希望成为全球主导力量,但尚未展示出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政治意愿、领导力或者集体防御战略。事实证明,制定统一军事准则的任务是项艰巨的挑战,在北约之外建立自主的欧洲防御架构的过程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早在2012年,卡普兰就指出,一个拥有统一外交政策和军队的欧洲可以和美国抗衡,但目前的情况表明,尽管欧盟的军事预算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但各个成员国仍然保留着对本国军队的控制权,导致效率低下和开支浪费。

加强欧盟相互依存的外交政策

全球权力从西方转向东方,给欧洲带来了不确定性,而这可以通过更加积极主动和独立的欧盟外交政策加以平衡,避免只关注国内局势的倾向,并加强与其他大国的相互依存。加强共同防御的同时,欧盟必须维护北约的安全保护伞,通过强化内部凝聚力,成为一支更加自主、有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力量。

贸易可以成为欧盟的地缘政治工具,将经济利益转化为治国良机,加深与中国、印度以及日本和韩国等其他志同道合盟友的理解,从而扩大盟友关系。以“战略主权”为主导,欧盟能够变得更加强大,减少对成员国意见的依赖,成为中美冷战的平衡者。

欧洲对中国的担忧不仅限于人权问题。这种担忧主要源于北京对关键基础设施和战略部门的控制日益增强,以及欧洲依赖中国的数字网络。欧盟应在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包括人工智能、供应链、数字经济、颠覆性技术和气候变化。同时,必须采取果断和积极的措施,确保这些伙伴关系互惠互利,能够维护欧洲的主权和安全。

归根结底,欧洲对中国的担忧程度不如美国或其他亚洲国家,也不具备卷入冲突的条件。因此,美国加强自身的防御联盟计划,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促使欧盟和中国加强贸易以及其他领域的关系。这一点,体现在当前关于《双边投资协定》未来生效的讨论,以及欧盟领导人多次访晤习近平。要建立成功的往来关系,中国应该表现得更像是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者或者系统性对手,加强相互合作,同时尊重欧洲与其他超级大国(即美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