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张茉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新冠疫情大冲击下的中美关系重构

2020-04-07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目前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突破30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灾害,疫情只是引爆全球结构巨变的那只蝴蝶,它对人类的生活生产、贸易交流方式等都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美关系也不例外。

全球正陷入“封锁悖论”。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短期内尚难控制,为防止疫情蔓延升级,全球50多个国家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实施旅行禁令、入境管控甚至封锁边境措施。但带来的结果是生产要素、人员流动与对外交往严重受限,生产和贸易活动处于放缓、半停滞或停滞状态,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因公共卫生灾害、全球生产停摆、金融市场暴跌引发流动性危机,经济螺旋式下降,2020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几乎已成定局,但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到底有多大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到下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美国白宫内部报告预计可能18个月或以上),经济损失恐难以估量。因此,不排除有演变为继“大萧条”和全球金融海啸后第三次大危机的可能性。

正如美欧疫情正处于爆发期一样,更大的经济和金融风暴也正在酝酿之中。2月下旬以来,随着全球疫情大爆发,以及沙特与俄罗斯持续升级石油大战,全球金融市场巨幅动荡,WTI原油跌破25美元/桶,美股更是单月内创下历史性五次熔断,市场遭遇流动性枯竭。面对全球经济受到的历史性冲击,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全球27家央行密集救市,掀起全球降息潮,并重启大规模量化宽松,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更是推出数万亿美元财政资金来挽救经济。

然而目前看,美国大规模财政政策效果可能收效甚微,特别是财政政策存在一定的时滞,短期内难以拯救处于现金流和收入流危机的美国金融机构和美国企业。因疫情蔓延全球,美国各大航空公司均遭遇史上最严重禁航影响,进而波及飞机制造公司。这些重资产、高杠杆的巨无霸前景岌岌可危。特别是,一旦美国失业率飙升,则会对消费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若汽车贷款、消费贷款和学生贷款出现违约,势必冲击更广泛的信用市场。

疫情加快重构全球经贸秩序,对中美关系也是又一次重大考验。然而,与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期间完全不同的是,目前G20宏观政策协调机制几近失效,当年中美携手合力应对金融海啸的信任基础也大大削弱。疫情冲击让全球化矛盾更加尖锐,供需失衡局面更加凸显,中美关系也更加紧张。目前看,这场灾难并没有结束大国之间的竞争:

首先,不排除美国变相升级贸易战的可能性。尽管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已经达成,但依然蕴藏高度风险。根据协定,中方在今明两年时间里增加购买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但去年底制定的协议显然没有预见到疫情“不可抗力”的影响,一旦中国未能全面履约,很可能遭遇美国报复。近期,美国商务部等部门正在研拟新方案,计划在未来几个月里对中国商品、技术和投资采取逐步升级的、更为严厉的限制措施。近期加入《瓦森纳协议》的42个国家扩大管制内容,增加了计算光刻软件和大硅片技术出口管制,其对中国的指向性非常明显。

其次,美国转向“内循环经济模式”苗头显露。疫情冲击正在加剧国家间的结构性洗牌,促使美国重新审视高度依赖“中国制造”问题,加速产业链/供应链转移。当前中国生产了全世界所使用的大部分青霉素、抗生素和止痛药,以及医用口罩和医疗设备。近年来,中国制药公司向美国供应了90%以上的抗生素、维生素C、布洛芬和氢化可的松,还有70%的乙酰氨基酚和40%-45%的肝素。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等人积极推动收紧“购买美国产品”(Buy American)法,要求联邦机构购买美国制造的药品和医疗设备以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目前,特斯拉、福特等大公司宣布腾出生产线以便投产美国急需的呼吸机和其他产品。此外,疫情加剧美国各行各业向政府的救助请求,美国联邦政府可能考虑通过“国有化企业”来强化对某些重要产业的控制。

第三,中美模式之争将成抗击疫情的另一阵地。疫情之下,中美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抗疫模式,也展现了不同的政府能力。新冠疫情将导致政治和经济力量的深刻转变,这些转变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步显现。事实上,疫情是对大国领导力的一种考验,其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国内治理,二是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三是协调全球危机应对的能力。单边行动无法战胜新冠病毒这个人类的“天敌”,全球需要协调行动,中国也需要在此次危机中承担更大的责任,迎接更大的考验。历史将证明,谁把握了应对全球危机的能力,谁就把握了重建全球化结构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