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张云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全球单向依存迷思与美国未来的国际领导力

2019-08-23
a.jpg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9月1日起对剩余的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征税,中国则迅速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做出应对。目前不少分析专注于新一轮美国关税会对中国经济和中美关系产生什么影响,而笔者认为,除了关注中美双边框架,还需要思考为什么虽然人们普遍认为美国自身经济会受影响,特朗普还是最终决定加征第四轮关税。

美国的全球单向依赖迷思

随着经济全球化,由于产业升级,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等国家则通过加入WTO获得市场,让发达国家消费者享受到优质廉价的商品。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经济全球化看上去还是皆大欢喜的。然而,金融危机的到来让美国国内的全球化红利分配不均日益表面化,逆全球化声音凸显,政治民粹主义飙升。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国内产生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不对称,来改变美国吃亏的想法。

以中美关系为例,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认知基础,从本质上说是认为中国在经济上更加单向性地依赖于美国。美国认为,在贸易额上,中国对美出口大大高于美国对华出口;在高科技上,中国依赖美国而不是相反;在金融上,美国的全球霸权让它有超乎寻常的惩罚和威慑手段。

事实上,美国的这种经济高度单向依存于美国的认知并不局限于中美。其他主要经济体对美国的不对称依存所带来的不对称脆弱,也成为了美国的外交杠杆。以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朗核问题框架协定为例,尽管欧洲国家设立了一个名为INTEX的交易平台,为的是绕过美元来维持同伊朗的商业往来,但很多欧洲公司担心,美国会利用美元的全球霸权将它们排斥在全球资本之外。这种对美国二次制裁的恐惧让这个框架到目前为止没有发挥出实际作用,这反过来也加深了美国对全球经济单向依存于美国的迷思。

未来的美国国际领导力

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借绝对的军事、经济优势,建立了一系列全球经济机制。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的霸权,其领导力很难实现。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和欧洲经济的崛起,加上越南战争带来的经济后果,金本位制崩溃以及两次石油危机冲击,美国原有的霸权式领导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力量结构变化。1975年,G7机制成立,并在之后较长时间里成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实际起作用的政策协调和决策平台。尽管美国仍然实力超群,但其领导力已经从原来的霸权逐渐转型为以单边主义为基础、以多边协调为辅的领导力。

每当美国经济出现困难或者其他国家地区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就会比较明显。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日美贸易摩擦中,美国实际上采取了对日本单边主义的政策,要求日本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日元升值、日方自动实施出口限制,而美国对自身经济结构改革却提及很少。90年代末的亚洲经济危机中,美国同样高调要求亚洲国家进行激烈的结构性改革。2008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后,美国对中国等国家的单边主义要求也逐渐升温。

美国对日本的高压并没有让其变成美国想要的日本,日本通过扩大内需以及开拓美国以外的经济联系,实际上相对减少了对美国的经济依存度。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在金融危机中的高压,同样没有让它们成为美国心目中的理想国,东南亚通过地区一体化以及亚洲经济区域化,也减少了对美经济依存度。目前,日本和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欧洲在新千年引入欧元,尽管在资本市场上欧元区尚无法与美元相提并论,但从长期来说,欧洲同样也在相对减少对美依存。美国每一次单边主义极限施压,都在提醒世界警惕与美国不对称依存的脆弱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也成为促使世界各国推动美国领导力向多边主义转型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