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易若鹏 西雅图大学人类学与亚洲研究教授

美国“新自然运动”与中国“自然教育”的兴起

2019-02-11
h.jpg

在中美两国差异的背后,双方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信念:亲近大自然对儿童的健康幸福至关重要。这个新共识被迅速发展的多学科研究机构证实,它在儿童与大自然的接触急剧减少时,为亲近大自然与儿童身心健康的关系提供了证据。作为响应,在过去十年里,中美两国推动儿童体验大自然的零星草根倡议,发展成了全国性的网络组织,出席其年会的人数众多。虽然对儿童户外体验和自然教育感兴趣的主要还是城市中产家庭,但有迹象表明,两国都有旨在“让孩子走到室外”的政府支持和政策措施。

尽管存在着文化差异,但中美两国城市孩子们的生活在某些方面正在趋同。在这两个国家,其实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如此,孩子们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闲暇时更多地久坐在屏幕前。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到户外与大自然互动的时间发生改变,都代表了巨大的代沟。我对中国环境教育进行研究,以及我为人父母往返于中美之间的时候,发现这种代际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正如昆明一位资深中国理科老师对我说的:“我是在大自然里长大,而我的学生是在教室里长大。”美国的研究表明,儿童坐在荧屏前的时间过去十年急剧增加,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增加与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和生理结果有关。2005年,美国记者理查德•卢福在《森林里最后一个孩子:救救孩子,别让他们患上自然缺失症》一书中,明确阐述了儿童接触大自然的减少及其后果。这本书很快成为畅销书,并促成了“儿童与自然网”的创建。该网站提倡儿童的自然体验,并举办大型年会,为800多项亲近大自然与儿童健康幸福之关系的科学研究提供在线信息采集。受卢福著作的启发,地方、地区和国家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举措。2015年,奥巴马总统宣布“所有孩子去公园”计划,给每个美国四年级学生一张公园年票,他们和家人可以免费进入所有国家公园。2016年,俄勒冈州居民通过一项开创性措施,为该州所有的儿童户外学校提供资金。今年,在“没有孩子留在室内”补贴计划下,华盛顿州政府将提供150万美元,用于户外教育和娱乐活动。

卢福的书在中国也引起反响。2010年,中国颇有影响力的非政府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负责这本书在大陆的首版中文翻译,“自然缺失症”从此进入汉语词汇。这本书引起环境教育工作者和越来越多城市中产父母的共鸣,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缺少与大自然的接触。不久之后,自然学校在中国各地陆续出现,为的是满足家长为子女,尤其是学龄前和上小学子女寻找在大自然里活动的需要。与美国一样,卢福的书也促成全国性网站——“自然教育论坛”的建立。该网站于2018年11月召开了第五届年会(卢福本人是2015年第二届年会的主讲嘉宾)。

中国的自然教育也获得私人部门和政府的支持。自从成立以来,自然教育论坛的主要资金支持来自阿里巴巴基金会。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马云的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已经成为中国和全球自然教育的杰出赞助者。中国政府在推动自然教育方面也发挥了作用。2014年,中国环境保护部(现在的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启动了长期的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通过培训和认证,提高中国自然教育的质量。多年来,该中心一直在推动制定国家环境教育法,如果环境教育法得以实施,将大大促进自然教育提供方的增长和传播能力(就像台湾2011年通过类似法律所产生的效果)。与此同时,自然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国际交流也在不断扩大,不仅中美之间如此,中日之间也是如此。日本由大约4000所自然学校组成的全国性网络已经成为中国自然教育发展的榜样。

鉴于有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证明,亲近大自然有益于儿童的健康幸福,那么显然,所有孩子都应该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但对中美两国的许多城市家庭来说,成本仍然是一大障碍。不过有迹象表明这些障碍是可以克服的。就像上面提到的,美国的自然教育公共资金正在增加。在中国,地方政府和基金会也在开始帮助增加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例如在深圳市中心,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在市政府免费提供的自然保护区内为所有儿童提供自然教育。这种公私合作关系是一种最佳方式,可以确保所有社会经济背景的中国城市儿童享受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一种健康的、令人满意的与大自然互动的关系。

最终,为孩子们提供关爱大自然的机会也是应对当前和未来环境挑战的重要手段。近50年的环境教育研究证实,儿童时期接触自然,成年时期就会有环境管理意识。今天的中美儿童是未来世界的决策者、消费者、教育者和商界人士,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将决定我们这个星球生态的未来。儿童时期的自然体验不仅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幸福,研究表明,让儿童熟悉大自然更有可能对当地和全球生态环境的健康与福祉产生积极影响。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自然教育值得我们重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