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贺文萍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2023年中东地缘政治先缓后紧

2024-01-02
贺文萍.jpg

2023年的中东地缘政治发展脉络可用“先缓后紧”四个字概括。3月,在中国斡旋调停下,沙特、伊朗两国在北京签署并发表中沙伊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从而拉开中东地区和解的政治进程序幕。但到10月初,哈马斯突袭以色列,随后以色列对哈马斯和加沙地带展开猛烈进攻。巨大的人员伤亡、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冲突的外溢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又趋紧张动荡,巴以问题重新成为中东地区的核心议题。

首先看沙特、伊朗两国复交。此举拉开中东地区和解与缓和的政治进程序幕,也打破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以遏制伊朗为核心,来营建所谓“中东版北约”的构想。今年2月,当俄乌冲突整整持续一年却仍无解之时,中国迈出了和平解决地区矛盾分歧的实质性步伐,推动伊朗和沙特这对中东地区“宿敌”恢复了外交关系。

这一重大和平利好消息对国际社会产生巨大震动,也说明无论多么复杂和棘手的矛盾与对立,只要也只有平等对话,才能找到解决办法。它同时说明,中东的命运只能且必须掌握在中东人自己手中。

沙特和伊朗复交,还直接推动了也门内战局势的缓和,对海湾及整个中东地区局势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不仅当事国伊朗和沙特,伊拉克、土耳其和阿联酋等国均对伊沙复交表示欢迎。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发表声明,感谢中国促成伊沙对话,称两国和睦友好有助于促进海湾地区的稳定。有沙特媒体评论认为,虽然协议的达成不应视为中东地区全面转向中国,但对于地区参与者正在适应新的世界多极化体系,华盛顿的许多人要么不愿意,要么无法接受。

当然,虽然国际社会普遍赞扬沙伊和解,但也有国家对“宿敌”伊朗外交环境的改善感到不快。以色列前总理贝内特就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沙特与伊朗签署相关协议,表明在建立“反德黑兰联盟”事宜上以色列所做的努力失败了,这对以色列来说是一个严重且危险的事态发展。

也有以色列学者认为,该协议实际上可能会提振伊朗的自信,致使伊朗加强在本地区的地位,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加大对以色列军事选择的限制,同时可能减弱伊朗重返伊核协议的动力。事实上,来自以色列方面的负面情绪,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为何它在与哈马斯的冲突中不管不顾,一意孤行地要实现自己设定的战略目标。

其次是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新一轮冲突,其爆发使巴以问题重新成为中东地区的核心议题。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起代号“阿克萨洪水”的大规模突袭,随后,以色列对哈马斯和加沙地带展开猛烈进攻和报复性打击。此次冲突一举改变了中东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关注重心,乌克兰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加沙地带巨大的人员伤亡、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以及这场冲突的地区外溢。

原本即将取得突破的以色列与沙特关系正常化谈判(拜登政府希望借此为2024年总统大选“加分”),也因为冲突爆发而搁置。

围绕如何解决这场冲突,国际社会又出现了挺以和挺巴的不同站队。很多人认为,两国方案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不解决巴勒斯坦建国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保障以色列的安全,也难以实现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

另外我们看到,在这场冲突中,原本要从中东“离场”的美国又回来了。从冲突爆发第一天起,美国就选择坚定站在以色列一边。不过,随着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报复性打击造成越来越多平民死伤及人道主义灾难,而美国又几乎无法约束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政策越走越远,这场冲突将无可避免地波及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利益,并影响美国自身的国际形象和2024年拜登及民主党的大选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