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李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科技冷战为什么行不通

2019-03-07
b.jpg

新一轮中美经贸谈判期间,特朗普对华为和5G发表了数个新的看法。特朗普在推特上称,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在美国见到5G甚至6G,同时希望美国能够通过竞争取胜,而不是阻挡目前更先进的技术。在白宫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特朗普称不想因安全因素封杀任何外国公司,考虑将起诉华为问题纳入中美贸易谈判之中来解决。

这些看法与美国政府先前在这一议题上的态度有明显差异。据美国媒体报道,白宫原定将在2月份发布一份新的行政令,以安全为由全面禁止中国电信设备进入美国移动通信网络。这份禁令将是2018年国防授权法相关禁令的扩大,正式将美国划为中国通讯技术的禁区。然而,这份行政令迟迟没有发布,特朗普的态度似乎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除了美国之外,美国的一些盟友也在一点点地扭转针对华为和中国5G技术的态度。新西兰总理表示,该国不排除华为参与5G建设。德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表示,德国政府倾向于让华为建设高速网络基础设施。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负责人称,华为所构成的任何安全风险都是可控的。这些国家改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发现科技冷战可能不是一项可持续的长期战略。

美国国内科技冷战的支持者认为,断绝中国获得欧美先进技术的途径是阻止中国科技崛起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如果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发生前夜的当下实施这一策略,那么美国将错失最后的机会。这些人认为,出于共同的战略安全担忧,美国国内的民众、产业界及海外盟友都会支持这一做法。

这种看法并不符合科技创新的基本逻辑,也低估了人性趋利的本能。一方面,科技创新需要自由的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需要开放的创新环境。新科技的创业者们希望其产品和服务拓展到全球市场,不愿意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一旦新科技产品的海外市场受到局限,科技企业能够得到的资金支持也会随之减少,这反过来也会延长新产品投入市场的周期。

以5G为例,如果美国企业依据5G设计的产品和服务无法进入中国市场,投资者就会对这家企业的发展前景设定一个较低的天花板,降低对该企业的估值。这些企业的扩张速度就会减缓,从而可能被其他竞争者赶超。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扩散的速度明显加快。即便美国采取了强制性的手段阻止中国获取先进技术,也很难限制这些技术被第三方转手出售。在中美发生贸易摩擦后,阿根廷就成为了类似的第三方角色,从美国进口大量大豆,然后转手将本国大豆卖给中国。

如果中美科技冷战长期化,也会出现类似的第三方从中获利。美国的应对做法只有不断扩大技术禁运的对象,导致美国新技术的海外市场不断缩小,进一步削弱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会形成一个难以解决的悖论。

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冷战不能解决导致中美科技差距不断缩小的根本性因素。从5G来看,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已基本摆脱了对美国和西方的追赶态势,其自主研发能力正在逐步成熟。美国对中国采取科技遏制措施只会成为中国企业加速推动自主研发的外部动力。

中美科技差距缩小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忽视了科研投入和基础科学投入的重要性。庞大的军费开支限制了美国政府投入科技研发、投资新一代基础设施的能力。与之相对,由于中国选择了和平崛起的策略,其军事开支一直约束在一个不会对财政带来压力的规模,这让中国有更多社会资源投向民用科技研发。

特朗普显然也看到了这些问题。科技冷战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刻舟求剑的幻觉,其策略的设计者认为历史会重演,这种策略能够像当年美国遏制苏联一样成功。然而,当今的世界已经与50年前有决定性的不同。全球化已经让世界各国形成了一个高度互联的网状结构,即便一条路被封死,其他道路仍然会通向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