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崔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制衡还是对冲:美国亚太盟友的防务联系

2017-07-12
S1.jpg
2017年2月14日,举行由泰美两国主办的亚洲最大的多边联合军演“2017金眼镜蛇”的开幕仪式。

过去十年,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韩国、菲律宾、越南、印尼等美国亚太盟友之间的防务联系呈爆炸式增长。以日本为例。日本已与韩国、印度签署共享军事情报的协定,并与澳大利亚签署协议,以便两军弹药共享。美日印、美日澳、美日韩、日印澳等三边对话已机制化。此外,一些新构想不断涌现,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日美澳印“四国安全对话”以及“民主安全菱形”等。还有学者主张以澳大利亚和印度为核心,在亚太地区建立一系列“中等强国联盟”。

美国的亚太盟友强化防务联系,与地区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密不可分。

一方面,美国的保护靠不住了。自奥巴马时代起,美国进入战略收缩期,其安全承诺受到盟友的质疑。特朗普上台后,要求盟国承担更多防务费用,希望与中俄等大国交好,让盟友更加恐慌,担心被美国抛弃。因此,“抱团取暖”就成为这些国家的自然选择。

另一方面,中国在崛起。随着中国军费支出常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成功试水,反舰导弹等先进武器研发进展迅速,中美军事差距不断缩小。在此情况下,美国的亚太盟友对美国能否履行安全承诺更加怀疑。

此外,美国的鼓励也是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日、印、澳、韩等国如果联合起来,完全有能力抗衡中国。四国军费开支相加,与中国难分伯仲。因此,美国乐见其成。2014年初,日韩因教科书问题发生争吵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极力撮合两国首脑会晤。

为何美国亚太盟友之间拉帮结伙,却迟迟没有发展成正式的同盟关系?除了这些国家之间存在各种矛盾、对威胁的认知迥异、国内政治变动等因素外,最大的障碍是,亚太地区两个重要的地缘政治事实并未改变。

首先,美国并没走。奥巴马政府反复强调美国对亚太地区的重视和对盟友的安全承诺。即使是现任政府,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蒂勒森和国防部长马蒂斯在访问亚洲时,都重申美国要保护盟友。美国还采取实际行动,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投入。今年5月,美国国防部推出“亚太稳定计划”,升级亚太地区军事基础设施,进行更多军事演习,部署更多部队和武器。有美国作靠山,盟友另起炉灶的积极性自然大打折扣。

其次,中国并未构成威胁。中国虽在南海采取坚定立场,但只是在自家控制的岛礁填海造地,部署防御性武器,并没有侵略行动。中国还大力开展周边外交,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防务交流与合作,增信释疑,取得了一定成效。

同时,中国还给亚太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中国是日、印、澳、韩、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经贸联系紧密。各国不会为了建立一个公开抗衡中国的同盟或准同盟,付出与中国断绝贸易联系的沉重代价。

由于上述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只要美国不离开亚太,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美国的亚太盟友就不会积极构建正式或非正式同盟。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各国在具体议题上建立统一战线,例如,日韩在朝核问题上协调立场,而在南海问题上则持完全不同的立场。

当今世界,各国利益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将自身命运捆绑在个别国家身上的同盟战略已经过时,广泛加强防务合作、建立安全伙伴关系才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美国的盟友加强防务联系,不仅仅是为制衡中国,也是为了对冲地缘政治风险,应对当前亚太地区的美国若即若离、中国将强不强的模糊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