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唐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乌镇方案”将助推中美网络合作

2016-01-04

12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此次会议因年内中美网络关系动荡起伏而更加引人注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提出了以四条原则与五个主张为核心的中国网络空间理念,一方面显示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对网络安全、互联网发展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亦表现了中国欲借主场优势向外界传递中国对互联网的期待、为网络社会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意愿。在庞大网民群体和不断提升的网络实力背景下,中国正变得更为自信。

总体上看,习主席提出的“乌镇方案”有三个核心,即共享、共治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共享”:互联网带给人类社会的变化有目共睹,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普遍百姓,无一不享受到了信息通信技术(ICT)带来的福利。然而网络空间也不是“马太效应”的例外之地,数字鸿沟仍未消除甚至出现了加剧的势头。中国作为大国有责任发起倡议并付诸实践,让更多国家搭上信息革命的快车,共享这一人类文明的成果。

“共治”:不能让网络空间沦为蛮荒的西部已成为共识,如何确立网络空间的秩序和行为规范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网络空间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多样性,网络威胁的复杂性,造成目前难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方案或“万能药”,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攸关方都应承担自己的责任。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一方面,ICT技术能为解决可持续发展、消除不平等问题提供更多可能,应帮助更多人、更多国家加入到全球网络大家庭;另一方面,网络空间成为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无视国界的网络犯罪、网络攻击等威胁带来了“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面对网络空间的公害,任何国家、组织或个人均无法独善其身,仅仅保全自身的安全是不负责任亦是不现实的做法。

从上述三个核心的关系上看,共享是根本,共治是路径,命运共同体是目标。中国正努力扮演负责任大国的角色,从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为网络时代的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

在习近平主席看来,“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是当前网络空间诸多问题的症结,这为中美两国在网络合作带来更多空间。从9月底中美签署网络安全协议,到12月初召开“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两国收获了众多实质性成果。从确定双方合作渠道的指导原则,到热线、网络安全个案、网络反恐合作、执法培训等的广泛共识,中美网络安全合作正沿着两国商定的制度安排前行,成为网络领域国际合作的典范。

未来中美网络合作如何坚持这一既定方向并进一步深化,以共享、共治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乌镇方案”提供了新思路。一是中美应共同承担责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应成为两国网络关系的主旋律。在限制信息技术滥用、反对网络攻击、制定国际规则等方面中美必然要发挥引领作用,中美当前就上述问题的合作最终将有利于形成全球框架。

二是理性看待分歧。毋庸置疑,中美两国在互联网治理、网络安全等领域有着不同看法,这再正常不过。但一方面,这些分歧有时候是“大同小异”,如在国际互联网治理模式上,中国不反对多利益攸关方,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明确坚持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民间机构、技术社群以及网民个人等多边参与互联网治理,如在数据流动上,中国也认同“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互联网多样性的价值就在于没有哪一个观点比其他的更为重要,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才是正道。

三是保持冷静和克制,秉承大国风范。网络安全协议的签署是中美两国维护双方战略稳定的结果,未来更需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拿出实际行动来呵护这一难得的进展。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内不少媒体对乌镇会议的报道仍片面甚或一边倒,用“主权”、“控制”等字眼来吸引眼球,夸大甚至歪曲中国的主张,而被媒体牵着鼻子走是成熟国家关系的大忌。

乌镇会议期间,苹果支付(Apple Pay)宣布将与中国银联合作进入中国市场,而微软与中国企业联合研发适用于中国政府部门的Windows10操作系统,这说明中美两个大国还是有办法增进合作、化解分歧的。总而言之,合作惠及两国民众,更有利于促进全球网络空间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