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丁一凡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鲶鱼效应”

2015-05-08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创建成为近期国际媒体的关注焦点。这倒不是因为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是因为尽管美国反对,它的欧洲和亚洲盟国仍迅速参与中国的倡议。这是否标志美国衰落,对盟国事务不再有最后发言权呢?无论如何,这正是前美国财长和奥马巴总统经济顾问拉里·萨默斯警告过的。他批评说,正是由于美国政府在提供国际公共服务上的无能,才让中国获得这个机会。

ID106(ADB).jpg
亚洲开发银行总裁中尾武彦,2015年5月2日在巴库阿塞拜疆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对银行的计划进行了解释。亚洲开发银行将为中国支持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供联合项目融资,并将其年信用额度在2017年增加百分之50,达到200亿美元。(图片由朝日新闻通过盖蒂图片社提供) 

中国2014年正式发出建立一家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约20个亚洲国家随即积极回应。去年10月,这些国家在北京签署备忘录,将2015年3月底定为创始成员申请加入的最后期限。

亚洲国家对创建一家新银行的态度,反映了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巨大需求。上世纪末开始,人们已经在谈论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并把21世纪称为亚洲世纪。但亚洲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许多国家却因基础设施不完善遭遇瓶颈。预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约为8万亿美元,未来几年平均每年需要7500亿美元。对此,亚洲开发银行(亚开行)和世界银行等现有区域性和全球金融机构根本无力应对。亚开行每年借贷能力只有1300亿美元,而且它有许多其他工作要做,如减贫。世行也面临同样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亚开行、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运作已经陈旧,它们不再能满足新兴经济体的需要,也不能反映当今的全球经济。以亚开行为例,中国的投票权只是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中国GDP已经是日本的一倍。即使美国国会批准对IMF改革的议案,虽然可能性不大,中国的投票权也只是美国的三分之一,而根据IMF和世行按购买力平价的计算,中国的GDP在2014年已经超过美国。在这种情况下,怎能要求中国不采取行动创建新国际金融机构,只呆在现有国际金融机构里无所事事呢?考虑到近年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全球12座最大桥梁有9座在中国,建设了全球里程最长的高铁线路,等等),以及中国拥有的庞大外汇储备(约4万亿美元),中国是有能力将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推向海外的。亚投行的创建,也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项目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另一个可以给亚洲和欧洲带来巨大利好的倡议。

出乎国际舆论意料的是,尽管美国警告不要参与中国的倡议,许多欧洲国家仍在3月底截止日期来临前申请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显然,作为传统金融大国,欧洲国家不想错过亚洲增长这班车。通过加入亚投行,欧洲国家不仅可以在金融上获利,还能打入亚洲巨大的基建市场。欧洲国家的加入给新银行带来了更多信誉,如果银行打算在国际资本市场贷款,融资成本可能降低。所以这是双赢。在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声音批评政府的亚投行立场,敦促其改变立场,认为哪怕只为完善亚投行的运作,美国也应该加入。

尽管中国没明说创建亚投行是为了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竞争,只表示它是对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一些评论人士仍然指出,新银行会给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带来“鲶鱼效应”。传说在挪威,活沙丁鱼比冷冻的贵好几倍,口感和味道也更好,但只有一艘船能把活沙丁鱼带回。至于这艘船用的什么方法,船长一直守口如瓶。船长去世后,人们在船上的鱼舱里发现一条鲶鱼。鲶鱼是食肉鱼,它不断游动捕食时,沙丁鱼拼命躲避,非常活跃,因此在漫长的旅途中得以存活下来。“鲶鱼效应”被用来形容某种状况,即强大的竞争对手会让弱的一方自我强化。亚投行的成立也许会促使世行和地区开发银行等其他国际机构提高竞争力和效率。这对于全球治理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