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策略

一个完全颠倒的世界

2025-04-09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罗奇.jpg

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引擎即将倒转。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第二届政府的政策和不确定性,给低迷的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外部冲击。2010年以来,美国和中国累计贡献了全球40%以上的GDP增长,但现在面临的风险尤其令人担忧。

美国正在制造问题,而不是提供解决方案。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支柱,但现在它已转向保护主义,对本已脆弱的全球贸易周期构成重大风险。与此同时,特朗普发起“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导致美国和欧洲之间出现巨大裂痕,并分裂了北美,而加拿大的独立性也成了特朗普的眼中钉。美国在维持二战后地缘战略稳定方面的核心作用已经瓦解。

美国将无法把魔鬼重新关进瓶子里。特朗普令人震惊的举动已经侵蚀了支撑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信任,而且这种损害在特朗普下台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显而易见。美国放弃了作为自由世界支柱的道义权威,谁能保证这种事情不会再次发生呢?

信任的崩塌将给经济表现蒙上长期而持久的阴影。特别是在美国国内,它影响到商业决策,尤其是与招聘和资本支出相关的高昂长期投入。企业需要根据对未来增长轨迹的信心预期来调整未来的运营规模,遗憾的是,现在这种预期越来越不确定。资产价值和消费者信心也受到了动摇。不确定性是决策的大敌,可能导致美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停滞不前。

对中国来说,国家主导的政策指导可能缓和特朗普政策冲击的最初影响。但是,特朗普关税升级的压力将破坏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鉴于中国国内需求持续疲软,这种模式对经济增长来说是个问题。

中国长期以来承诺向消费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型,现在这仍只是一句口号,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真正转变,尤其考虑到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居民出于恐惧进行预防性储蓄。中国刚刚宣布的30 点行动计划旨在刺激家庭需求,这引起外界对中国消费者看似长期存在的困境的深切关注。但是,对于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政府提供的支持力度有限。

特朗普冲击不仅可能加剧中美冲突,而且可能严重削弱两国的增长前景。不要指望其他经济体填补这一空白。最终,印度或许能够弥补部分空缺。但是,印度在世界GDP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目前为8.5%(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相比之下,中国和美国合计为34%。这意味着印度完全弥补空缺的那一天还遥不可及。

欧洲的情况也一样。欧盟占全球GDP的14%,几乎是印度的两倍,但也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全球关税战不断升级,它的贸易压力不断加大。

如果说美欧跨大西洋联盟的明显破裂带来了一丝什么好处,那就是有关战略凝聚力的激励措施应该会对欧洲国防开支产生巨大影响。但这需要时间。与此同时,和美国一样,欧洲在企业和消费者预期及决策方面同样受到不利影响。

这一切对未来几年的全球经济前景有何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预测2025-26年全球GDP增长约3.3% ,这一基础预测过于乐观。虽然今年年初可能出现一些增长势头,例如在特朗普提高关税之前中国出口产品出货量加速,但我怀疑下行风险将逐步增加。

这表明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略有下调,而2026年及以后,经济放缓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这很容易将日益脆弱的世界经济增速推低至2.5%,而这种增速通常与全球经济衰退相关。

这也不太可能是正常的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如果关税战旨在促进友岸外包和加强供应链韧性,那么全球经济的供应方可能承受巨大压力。曾经全球化的世界正在承受新的调整成本。将生产转移至成本更高的本地生产商,不仅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还会削弱过去30年支撑全球通货紧缩的生产、装配和交付效率。

大约五年前,也就是新冠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时候,我曾警告说,滞胀的到来只差“一条供应链断裂”。后来的经验和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即疫情期间及疫情后供应链中断给价格带来了巨大的上行压力。

全球贸易冲突也意味着类似的情况。特朗普即将在4月2日宣布“对等”上调多边关税,这会推高成本,尤其令人担忧。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成本和价格压力不断上涨,也许使全球滞胀成为可能。

简言之,特朗普冲击相当于一场全面危机。它很可能对美国和中国经济产生持久影响,而且几乎肯定会通过跨境贸易和资本流动蔓延到世界各地。或许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场地缘战略危机,反映出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逆转。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特朗普就把世界彻底颠覆了。如果我对这次冲击的评估接近正确,那么对全球经济预测的担忧反而微不足道。

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A World Turned Inside Out”,2025年。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