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

医疗保健:搭建中美健康领域的桥梁

2025-01-20
李碧菁(Roberta Lipson)中国美国商会主席

李碧菁(Roberta Lipson)是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和睦家医疗创始人,也是中国医疗行业的先驱,拥有40多年的从业经验。1981年,她与合作伙伴共同创立了和睦家医疗的前身:美中互利,并将这家优秀的医疗设备销售公司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医疗集团。在 11 月的“中美香港论坛”期间,李碧菁接受了《中美聚焦》编辑郝佳(KJ Kerr)的采访,分享了她在中美两种文化中数十年宝贵的生活工作经验,并深刻分析了不确定的政治时期中美关系的未来。作为一名在北京工作了近半个世纪、建立了 11 家医院和 25 家诊所的美国人,李碧菁了解商业、医疗健康和国际关系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1.jpg

正文: 

郝佳:

李碧菁女士,非常感谢您参加“中美香港论坛”和分享您的见解。

李碧菁:

很高兴来到这里。过去两天的会议富有成效。各位嘉宾有才华、经验和智慧,能够参与其中是非常棒的机会。

我是美国公民,45 年来一直居住在北京,创办了一家医疗保健公司,向中国医院销售美国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如今,已在全国建立了一个由 11 家医院和 25 家诊所组成的平台。我们拥有来自美中两国的患者和员工队伍。因此,两国关系对我来说显然极其重要。过去 45 年,我看到了中美合作的好处。当前两国关系出现困难,华盛顿的新政府即将上任,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尚不明朗。我们聚在一起展开讨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郝佳:

非常感谢。我想谈谈中美合作,但也想听听您的个人故事。最初您为什么要来到北京,又是什么激励着您完成如此出色的工作?

李碧菁:

也许这是一种运气: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1972 年,我开始上大学,而那一年基辛格访问了中国。我开始了解世界的时候,我的中国历史课体现的是报纸上的内容,而报纸又体现了这些历史课的内容。这非常有意思。所以,我决定全力以赴学习普通话。随着中国继续开放,我决定到商学院学习,让自己融入到中国提供的商业机遇里。

1979 年,我来到北京,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我对医学和医疗保健很感兴趣,因此开始研究该领域的机遇,并最终创办了一家公司,将美国技术引入中国并销售医疗设备。十年后,我意识到,除了硬件,在医疗保健领域还有更多机会引入其他概念,还有软件以及新的服务、护理和治疗方法。

我们花了四年时间,最终说服中国政府允许我们在北京开设一家小型医院。目前,它已经发展成为相当大的全国性平台,为中国患者和国际患者提供最高水平的国际标准护理。我们在香港也有诊所;粤港澳大湾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中国患者在境内获得国际医疗服务的渠道,也是香港患者在中国以更优惠价格享受医疗服务的渠道。

郝佳: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谈到两国的信息分享与合作,您谈到了将美国技术引入中国。那么,您认为两国在应对共同面临的全球卫生挑战方面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比如,目前地缘政治挑战似乎阻碍了流行病的防范和应对。

李碧菁:

机会是无穷无尽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同属人类,我们共享地球;因此,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竭尽全力解决这些难题。美国和中国在合作解决其中一些问题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但是,现在的情况严重恶化。今天,我们谈了很多关于相互怀疑的问题,谈到这阻碍了我们共同努力、取得进展。遗憾的是,我们刚才谈到的气候变化和医疗保健这两个问题上的进展可能会推迟很多年,可能夺去许多人的生命。我们合作的机会、证明我们能为彼此提供什么的机会,以及我们共同的关心和关切,也许有助于我们维护和平、拯救生命。 

郝佳:

为了实现这种有效合作,我们必须采取哪些行动?

李碧菁:

我们不知道美国新政府会带来怎样的政策。假设它会带来最糟糕的结果,加剧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但是,我们不应该认为现在要放弃,因为如果政府不合作,我们作为公司或者个人应该继续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不仅继续相互对话,而且与我们的政府讨论对话的重要意义。我认为,随着双边政府层面的挑战越来越大,我们作为私营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我们需要继续之前采取的措施以及其它更多措施。

郝佳:

您认为,两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开展业务的意义是什么?

李碧菁:

中美之间的商业关系一直被视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两国关系陷入非常可怕的动荡时,商业关系却能坚守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关系已成为两国关系在艰难时期保持稳定的重要渠道和粘合剂。另一方面,中国可能是美国商品在全球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美国需要中国。它需要中国的生产和消费品,以便将价格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遗憾的是,如果当选总统特朗普兑现承诺,全面对中国商品征收 60% 的关税,将导致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我们需要想办法阻止这种情况发生,或者思考如果确实发生了,如何让企业继续参与两边往来,这样它们就不会放弃撤离。市场的进一步分裂和两国关系越来越疏远是非常可怕的。

除了经营一家为中国、香港和大中华区民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公司外,我还是中国美国商会的主席。我们的会员非常坚定,相信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能力,并将尽一切努力安全地继续在中国开展业务。我们将与两国政府密切合作,确保商业环境不会恶化,确保企业能够继续开展业务。我们的大多数会员都计划长期在华经营。它们不会离开中国,甚至还在扩大业务范围。实际上,很多企业在这么做。今年的经济形势有点困难。尽管如此,我认为大家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方向还是有信心的。最近宣布的刺激计划让我们信心倍增,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刺激计划。希望最终能看到。

郝佳:

双边关系里,企业能否实现政府无法实现或者至少目前尚未实现的目标?

李碧菁:

目前来看,企业之间的往来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因为这可以获利。如果不是利他主义让我们参与其中(希望如此),利润动机肯定会继续让企业参与其中。只要它们有这种动机,这能推动整个双边关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郝佳:

最后,即将上任的美国政府在制定对华政策,对此您有何建议?或者,对于中国如何处理与即将上任的美国政府之间的关系,您有何建议?

李碧菁:

希望他们能放弃 “2025 计划”,一次只考虑一个问题,而不是诋毁整个中国。我们需要思考最终结果是什么。我经常想,看看政府的政策,他们是否考虑过这项政策的直接影响?我认为,任何有良知的领导人如果基于最终结果行事,有可能阻止世界发生战争。如果他们由此开始,一次解决一项政策,将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对于即将上任的美国政府,我们根据一些竞选承诺对其可能采取的行动有很多假设。但是,我们听到一些聪明人说,也许事情不会像我们假设地那样。如果从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分析,也许可以开展一项对两国都有利的“交易”。目前,我们最大的希望是能够开展这样的“交易”,他们会考虑最终结果,考虑我们真正希望获得什么。

点击观看完整访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