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贸易和关税政策,不仅要认真对待,还要逐句逐字理解。
2016年,当选总统特朗普誓言要让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要求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重新展开谈判否则威胁退出、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在世贸组织对中国提起诉讼、使用一切总统合法权力解决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包括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201和301 条款及《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征收关税。每一项承诺都在他入主白宫后得到兑现。特朗普政府甚至利用美国的否决权,拒绝世贸组织增补上诉机构法官,从而导致该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陷入瘫痪。
如今,当选总统特朗普承诺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至少60%的关税,并取消中国最惠国贸易地位。对于这一威胁,既要严肃对待,也要在字面上加以审视(尽管在后一点上,国会也可以强加其观点)。作为总统,他将享有广泛的关税征收权,可以提高关税。只要他在国会授予的(广泛的)关税权力范围内行事,并基于与他提出的贸易政策目标有“合理关系”的“可理解原则”,法院就不会质疑其行使征收额外关税的权力。
特朗普痴迷于关税手段,源于他的一种哲学信念:美国消费的商品必须由美国工人在国内生产。如果这些商品是从海外进口的,那么相关国家就应该购买等额的美国商品。根本上讲,双边贸易必须平衡。对美国来说,任何低于这一水平的贸易都是“吃亏”。因此,他不喜欢中国的巨额双边贸易顺差,韩国等盟友存在贸易顺差时,他感觉受到冒犯,因为这些盟友恰恰从美国昂贵的安全条约保障中获益。
这位新任总统对贸易和关税的看法可能与传统经济学家格格不入。但传统思维,无论是经济思维还是其他思维,都没有把他送进白宫。此外,由于美国消费能力远远领先于全球,关税管制下的美国市场准入是有用的杠杆,可以帮助美国就各种贸易和非贸易问题与外国达成交易——无论是达成美国商品的量化购买目标以平衡贸易,还是迫使外国将关税水平与美国拉平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或者是关闭非法移民通道。难怪特朗普认为“贸易战是好事,而且很容易打赢”。
确实,贸易战很容易发动。但它真像特朗普说的那样“很容易打赢”吗?历史证据明确显示事实恰恰相反。诚然,关税已使中美贸易逆差较峰值减少了 1000多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但另一方面,大量数据表明,关税是美方实行贸易边缘化的大规模自欺行为。六年半前,美国打响贸易战的第一枪,根据第232条款对钢铝进口征收额外关税,2018年夏天又根据第301条款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此后的事实证明,贸易战是送给中国的一份礼物。
首先,过去六年,中国在全球商品出口市场的总体份额有所增加,尽管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有所下滑。这意味着,中国对全球其他经济体的重要性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与此相关,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在此期间也得到了加强,特别是在中等技能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尽管布鲁塞尔针对中国生产商提出了各种与补贴相关的贸易措施,但双边贸易关系的增强势头未来十年仍将进一步加大。至于美国的整体产品贸易逆差,2024年占GDP的比重比2017年提高,而不是减少。中国对美出口下降,只不过是将产品出口到了其他地方。
其次,尽管为了规避301条款关税,生产已被转移到中国境外并实现多元化,但证据表明,这种多元化是有限且肤浅的。近岸外包到墨西哥和友岸外包到越南是主导趋势,即便如此,现有证据表明,这些国家最终组装运往美国的产品仍然依赖来自中国的中间投入。这种供应链的“延长”与供应链弹性逻辑背道而驰,而供应链弹性是对华依赖“去风险化”的理由(或者借口)。
第三,支持供应链多元化的多数外国直接投资都来自美国和非西方国家。这反过来表明,推动贸易多元化的外国直接投资来自于东亚投资者(最有可能是中国投资者)。所谓的与中国“脱钩”不过如此。40年前,美国迫使日元升值,促使日本将国内生产转移到东亚,从而催生了亚太地区令世人瞩目的区域生产链。随着时间的推移,301条款关税将被视为因祸得福,帮助中国企业实现供应链运营的国际化,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最后,在美国政府内部,对中国征收301条款关税的呼声愈演愈烈,而实施这种关税一直都不是一个好主意。就像咸花生越吃越上瘾,它们被分配给受照顾的行业越多,需求就越大。301条款关税以及232条款钢铝关税,也使华盛顿长期以来的贸易政策共识脱离了其支持自由化的立场,让今天的贸易政策充斥着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色彩。当前,大多数全球经济主要参与者仍在推动贸易政策框架自由化(尽管速度较慢),在此背景下,关税政策加剧了美国在多边贸易体系中的相对孤立。这种现象也蔓延到相关领域,例如数字贸易,因为美国没有参与世贸组织的全球规则制定过程。这种双输局面仍将继续下去,看不到任何转机。
美国曾是多边贸易秩序中的巨人。它制定并支持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使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经济体受益。75年前,二战后世界秩序建立后,国力空虚的英国曾试图保留其关税优惠和保护主义壁垒。今天,特朗普团队希望不受约束地利用保护主义的“管控贸易”,让高薪制造业工作重返美国中部地区。关税是他在这方面的首选工具,但他应该当心的是,贸易战容易发起,也更容易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