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安刚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迎接全面展开的中美斗争

2023-02-28
663.jpg

螺旋下降、持续恶化是中美关系过去十余年的大趋势,目前仍未止住,看来也止不住。

拜登在2023年度国情咨文演讲中重申了对华实施“可管控的竞争”政策。近期,美国明显加快对华实施芯片、光刻机等高技术产品的联盟封锁部署,开始布局重要矿产资源联盟采购网络,并加紧为台海一旦可能发生的战事做包括军事在内的各方面准备。

为避免中美关系失控酿成灾难,双方根据两国元首2022年11月巴厘会晤共识加强外交高层接触,本有望开启一个稳定、缓和彼此关系的“时间窗口”。然而,意料之中的“有效管控”遭遇意外,“气球事件”扰乱了中美外交高层沟通的节奏。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与中方沟通推迟其拟议中的对华访问时表明了“尽快成行”的意向,但从现在起到夏天,乌克兰战场将掀“春季攻势”,中美两国国内也有重要议程,重新安排访问的“时间窗口”更难寻觅。

布林肯在德国慕尼黑与中方外交高官的“非正式交谈”虽勉强维持了双方沟通,起到了相互传递重大关切的作用,但也均在坚持己方立场,似无相互谅解达成。

这就意味着,中美关系不仅近期已无从大的基本方向意义上发生转圜和持续改善的可能,而且重大凶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更加高抬,不同领域的斗争将更趋激烈。

最大风险是台海局势的进一步恶化。美国新任国会众议长麦卡锡在谋求出任众议长期间便放风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访问台湾”,前不久传其已基本确定3、4月份窜访的行程。“气球事件”使得这一风险暂时解除,麦卡锡本人在答记者问时也称“目前无此计划”。但是,这不等于行程已取消,重新安排的访问今年晚些时候随时可能上演。届时,脆弱的中美关系和紧绷的台海局势还能再经得起一次风浪吗?

在重量级国会议员窜访台湾背后,是美国对台政策的战备化趋势。美国判断中国大陆已有“统一时间表”,“印太战略”在军事层面的运筹加紧向组织盟友之力应对台海可能发生的战争方向聚集,美台2+2安全对话公然举行。同时,美方不断采取包括常态化售台武器、出台涉台议案、国会议员团访台、助台拓展国际空间等底线测试手段,行政当局不予实质性制约,逐渐掏空一个中国政策内核,加上在国际上渲染“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论调,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正在逼迫中国主动跳入战争“陷阱”。

第二大风险当属中美两国军事舰船和航空器相互抵近所加强的意外碰撞和击沉击落风险。无论双方最终如何诠释“气球事件”,外交手段如何平抑危机,今后两国近海和高空探测器的相互抵近都将成为中美关系战略紧张的常态化表现。

这将是一种在高空、水面、水下以及虚拟空间同时进行的多维度战略战术对抗,比过去美方舰机长期单向抵近中国开展侦察更加复杂难控,亦会引发反制措施的轮番叠加和升级。“气球事件”发生后,美国海军随即在西太进行了新的联盟军演,美国的航母作战群亦拉长了单次滞留时间。

形势发展对中美军事博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性管控要求。然而,技术性管控无法根治战略矛盾,在某种意义上还会成为战略负担和互耗手段。

第三大风险是乌克兰危机的溢出效应更直接延及中美关系。欧洲的战争已届满一年,战场态势更加胶着,演变成一场俄乌之间、俄与美国和西方之间的消耗战。在此情况下,援乌行动更深牵连国内政治,美国和西方的意志与心态终会逐渐发生变化,对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也会更加敏感。

乌克兰危机没有影响美国对中国的竞争战略部署,反而加速、加剧了这种部署。对美国来说,俄罗斯是最紧迫但非首要的安全威胁,中国是首要但非最紧迫的战略挑战,只有把中国与俄罗斯乃至朝鲜、伊朗的关系“阵营化”,美国与欧洲和“印太”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乃至印度的关系才能更加阵营化。目前美国和西方“自由世界与威权联盟对决”的叙事已经形成,将中俄拴在一起进行战略压制的体系也在构建。

第四大风险是东北亚安全局势的再升温。朝鲜出于自身安全需要,重新强调“先军政治”,频繁进行导弹试射、军事演习活动,加紧演练打击美国本土及其西太基地能力,同时在乌克兰危机中更明确站边俄罗斯。这也是对韩国尹锡悦政府在安全上向美国“印太战略”靠拢的回应。

朝鲜半岛进入新一轮剑拔弩张周期,然而此时的中美、俄美、中日、俄日关系均不同以往,东北亚局势的可控性显著降低,半岛一旦发生重大事变,朝韩背后的大国很难再像过去几轮危机期间那样展开协调,世界将会看到直接相关各方在东北亚的阵营化操作。

中美关系更严峻的挑战在于,美国构建供应链联盟的举动精准实化,高技术产业“脱钩”似大势已成,其后果足以波及两国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社会运作和微观层面的企业、民生经营,以及各自对外关系圈层,更将置世界经济体系于分化危险,构成比军事对抗更具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冷战核心形态,进而重塑人类文明发展轨迹。

以上五种已经不是一对大国关系里的简单领域型风险,而是一场巨大的系统性危机加速生成的具体表现,意味着中美关系已经驶入高密度雷区,随时面临脱轨可能。今后相当长时期,中美之间将是对话、接触与交锋、博弈交相进行,克制与管控的任务随时随处,不会再有什么稳定和改善彼此关系的“窗口期”。我们要加紧做好迎接中美斗争全面展开的准备。无论是对话、接触,还是交锋、博弈,拼的是智慧、定力和勇气,谁在这三方面综合表现得分,谁就将得到时间的眷顾。

人们惯用“输赢”来前瞻斗争的终局,这是简单和狭隘的。中美全面斗争所将焕发的核心动能是制度和社会活力,以及作为全球性大国履行国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裹挟发生世界不同力量治理和合作模式的再定义,足以改写历史、警醒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