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陶文钊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拜登政府拉东南亚围堵中国恐难如愿

2021-08-18
Tao-Wenzhao.jpg

最近两三个月,拜登政府对东南亚发起外交攻势。副国务卿谢尔曼5月和6月访问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泰国,7月下旬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新加坡、越南、菲律宾三国。国务卿布林肯先是访问印度,8月上旬又分别参加了美国-东盟外长会议、东亚峰会外长会议、东盟地区论坛、湄公河-美国伙伴关系部长会议等系列会议。而副总统哈里斯的访问也已经宣布了

拜登政府集中对东南亚发力,除了一般性地加强双边关系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在东南亚进一步落实美国的印太战略,二是重新在南海搅起风浪。

特朗普政府为与中国竞争,提出了所谓“印太战略”。2019年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印太战略报告,一厢情愿地把该地区所有国家都列入这一战略之中。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和泰国是美国的盟国,新加坡是要加强关系的伙伴,大多数国家则“要拓展伙伴关系”。

实际上,这一战略出台后,东南亚国家反应相当冷淡。拜登政府继承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试图在东南亚寻求更多轮驻基地,强化在东南亚地区的前沿存在。

奥斯汀此次访问的重点无疑是修复与菲律宾的关系。菲律宾虽是美国的盟国,但在杜特尔特任内,菲美关系的常态是摩擦多于合作。话虽如此,菲律宾对美国毕竟是极其重要的。1998年订立的菲美《访问部队协议》如果被终止,双方2014年达成的《加强国防合作协议》根本无从谈起,菲美军事同盟也就形同虚设了。

这次奥斯汀总算没有白跑,杜特尔特撤消了终止《访问部队协议》的决定。奥斯汀在记者会上对菲方表示“感谢”,称“由于这一协定,美国国防部每年可以与菲律宾军队进行300多项双边交往”。

美国的另一目的是重新在南海搅起风波。十几年来,南海局势的发展与美国关系密切。2010年7月,正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东盟地区论坛上的一个突袭式发言,使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也使南海问题逐渐成为地区热点。

此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插手,挑拨离间。正是在美国的怂恿和支持下,菲律宾阿基诺政府单方面将中菲有关南海的争议提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仲裁法庭。美国不仅在地区场合提出南海问题,而且力图把问题扩大到世界范围,在各种国际场合(不管是否与南海相关)提出南海问题,促使G7等多次发表关于南海的声明。最近几年,中国与地区国家积极稳妥地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谈判,并取得一定进展,南海的稳定大致得到维护。

但美国仍滥用所谓 “航行与飞越自由原则”频繁派遣舰机到南海地区活动,并且怂恿欧洲盟国到南海搅局,举行军事演习。

前不久,布林肯又就仲裁案“判决”出台五周年发声,在8月5日东亚峰会外长会议上重申美国拒绝中国关于南海的主张。美方显然是想重新在南海搅起风浪,哈里斯副总统即将对东南亚的访问也将在上述两个方向发力。但美国拉拢东南亚国家围堵中国的图谋恐难得逞,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美国的印太战略主体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机制”(Quad),而东盟国家集体奉行“东盟中心地位”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东盟发起并领导了10+1(东盟加中国)、10+3(东盟加中日韩)、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系列机制,成功担负起地区事务领导者的角色,并在周边大国之间充当战略中间人。

“东盟中心地位”数十年来在东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行之有效,是保持地区总体稳定的有益实践,地区国家不会放弃。“东盟中心地位”与“四方机制”不搭界,东盟不会成为哪个战略集团的帮手,美国也难把东盟融入它的印太战略之中。

第二,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在政治安全、经济贸易和人文交流等三方面结出了丰硕成果,双方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中国第一个明确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双方共同发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与东盟的发展规划相对接。30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增长80余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前七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为3.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付诸实施,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技术方面的一体化将进入新时期,双方关系的经济基础越来越牢固,不是美国用“中国威胁论”所能动摇的。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年多次表示,东南亚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8月 3日,在美国阿斯彭研究所的安全论坛上,他再次强烈呼吁中美双方理性看待对方,恢复接触和交流,避免一场对双方和世界都是灾难的冲突。美方应当考虑一下东盟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