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贺文萍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只有“文明对话”才能化解“文明冲突”

2019-05-28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冷战结束后提出的已沉寂多年的“文明冲突论”忽然又成了学界和媒体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而这一话题的再度热议恐怕与早些时候美国国务院高官的一番惊人言论有关。

4月29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主任、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历史学家基伦·斯金纳在智库“新美国组织”的一次活动上发言说,当前的中美争端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冲突,“这是一场与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斗争,是美国以前从未经历过的”。此言一出,马上就有舆论把中美贸易争端与中美文明的异质性相挂钩,从而得出中美似乎势不两立、必有一战的结论。

与斯金纳女士散发浓浓“文明冲突论”味道的发言截然不同的是,5月15日中国主持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邀请到来自亚洲47个国家以及近50个域外国家的代表参会。其中,仅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就有三万余中外人士参加,向世界呈现了一场中外文明大交流、多元文化大汇聚、多国民众大联欢的文明盛事。

亚洲有47个国家、1000多个民族、2000多种语言、近百种宗教。拥有世界上2/3人口以及佛教和伊斯兰教等不同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的亚洲国家,既是世界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多种文明的的汇聚之地。如果用“文明对抗”、“文明冲突”或是“文明优越”等论调来解析亚洲各国间正常存在的贸易竞争或领土争端,那只能导致竞争演变为冲突,争端升级为战争。正是由于亚洲文明的多样性和多元性,才更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当然,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并不是因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主任斯金纳女士的言论而召开,而是根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在2015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上的倡议举行的。经过四年多的精心准备,这场亚洲文明对话的盛宴才最终展现在世界面前,却也刚好回应了那种自视自身文明高于其他文明并断言文明必然走向冲突的陈腐论调。

针对不同文化与文明的相处之道,已故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它指的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和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他人之美组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对美的欣赏是如此,文化文明的相处之道同样如此。只有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美及其多样性,兼收并蓄,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正是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以及“各美其美”等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促进文明对话的四点主张,即“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并得到了与会国家代表的积极响应。

风物长宜放眼量,当我们把文明坐标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观察时不难发现,“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只能导致国家冲突、战争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倒退,唯有文明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才能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并化解所谓的“文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