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习近平、安倍和特朗普时代的中日美关系

2018-02-12
2.jpg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日本下议院,让习近平和安倍晋三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国内政治影响力。新的体制改革、国际国内动荡、世界各国魅力型领导人回归,以及明显的政治上的长寿,使外交决策过程变成很少是由共识来推动。事实上,冷战结束后到目前为止,安倍和习近平是日本和中国在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最重要的领导人。

有趣的是,中国国家主席和日本首相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都是“太子党”,都为自己的家庭在缔造国家时发挥的作用感到骄傲,虽然,双方通常属于对立阵营。习的父亲是抗日游击战士,而安倍敬爱的外祖父岸信介负责制定被占满洲的经济政策,包括使用强制性劳工。战后岁月里,岸信介为自民党的成立做出贡献,后来成为总理,第一个访问台湾,并公开支持蒋介石对大陆的领导权。安倍继承了岸信介的亲台立场,扶植日本与蔡英文政府的密切关系,也导致中国的猜忌。相反,习仲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理之一,后来在改革开放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习近平借用父亲的抗战功勋,并为其增光。他出席“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新国家纪念日的典礼,凝聚国内的抗日情绪。最后,作为各自国家政治体制的纯粹传承者,他们很容易认同国家伟大的理念,习近平坚持“中华民族的复兴”,安倍希望“日本的回归”,就是明证。习近平和安倍都是民族主义者,尽管程度不同。

两位领导人在2012年底大致同时上台,遭遇了双边关系5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日本将东海三个有争议岛屿国有化之后,中国派遣官方船只和军用飞机,更积极地反击其邻国对尖阁列岛/钓鱼岛的有效控制。然而,双方为几个没有多少经济和战略价值的无人小岛的对峙,不过是东亚更广的结构性发展趋势的一个象征。随着中国重新成为地区霸主,为保护本国利益,它的决策者逐渐放弃了低调的外交政策。安倍政府则坚信日本仍是地区大国,不屈服于咄咄逼人的中国,并推出一系列旨在制衡中国影响力的新举措。地区动荡和危机感的蔓延,让两国领导人重整日本和中国的安全体制,例证是安倍五化八门的安保改革,以及习近平对中国军警部队的双重改革,如新组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国家海洋局。正如我在最近合著的一本书中指出的,在更大的地区权力过渡背景下,是习近平和安倍政府始终主导着中国和日本的实力较量。

此外,安倍政府和习近平政府在外交与安全政策上的强大影响力,使决策过程的集中化成为可能。两国政府都建立了新的向心机构,如日本的新“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国新设立的不透明的“中央国安委”。在经历了一连串短命政府后,安倍利用并且扩大了首相官邸的影响力。例如,最近成立的“内阁人事局”就可以让安倍来挑选担任高级官僚职位的人员。鉴于安倍一直以来对国际政治感兴趣,首相官邸和“国家安全秘书处”已成为负责安全事务的重要政府机构。同样,习近平更积极地利用领导小组,把中国的外交政策引向他所期望的方向。他们权力基础的巩固,以及政治上的长寿,将使集中决策更加如虎添翼。

安倍和习近平还把他们一贯的战略思想融入国家外交政策。令人惊讶的是,日本应对中国在东海、南海的推进,既出于当务之急,也出于战略上的热情。在更大范围内,中国和日本还启动新倡议,如“一带一路”和“印太战略”,更自信地利用两国的经济影响力达到政治乃至地缘政治目的。为应对中国多方位的挑战,日本首个《2013年国家安全战略》完全以政府方案为前提,首相官邸的作用则是控制塔。简言之,习近平与安倍之间的相似之处非常惊人: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是民族主义太子党,外交决策方面大权在握,并且有宏大的战略观。

然而,日本的对华战略只有与美国通力合作才有效,而具有潜在颠覆性的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也许从一开始就看上了安倍。出于这些原因,安倍在这位善变的美国总统就职之前,就为他们的个人关系做了大量投入。朝鲜危机为美日合作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并有助于最高层沟通渠道的维持。安倍与特朗普总共会晤20次,正如他1月22日面对国会发表政策演说时表明的,他强调,这是强化美日同盟的重要资产。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对中国进行重要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对他也热情有加,包括在故宫进行私人游。据说特朗普与习近平的关系也不错。

但特朗普让中国心存疑虑,因为他在上任第一年里把朝鲜核导试验作为优先事项。特朗普对美国对华贸易投资失衡的本能关注,让他拥护安倍的“印太战略”,并与印度、澳大利亚一道重启四方安全对话。最近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报告指出,中国、俄罗斯及国家间竞争是华盛顿的首要关切。此外,特朗普的《国家安全战略》指出,两党在对华政策上的共识越来越多,那就是,从美国角度看,名义上说,美国的接触政策基本上是失败的。以美国对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加征关税为起点,特朗普政府有可能推行更强硬的对华政策,这有利于日本与中国打交道。要知道,虽然日中关系出现轻微缓和迹象,但今年双方还是会延续战略竞争,并充满对地区乃至全球秩序的对立看法。在21世纪的强权政治中,领导人和他们的个性将发挥不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