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冯仲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李克强访欧拉近中欧关系

2017-06-16
S2.jpg

5月31日至6月2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先后访问了德国、欧盟以及比利时。就在李克强访欧前一周,特朗普对欧洲的首次访问以不欢而散告终。因而,中国总理的欧洲之行受到了国际舆论特别是欧洲舆论的广泛关注。

总体来看,李克强总理的欧洲之行拉近了中欧关系,这突出表现在两方面:双方合作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在应对全球挑战等方面中欧更加坚定了原先达成的共同立场。

作为两大世界力量,中欧关系能够保持不断发展势头,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其强劲的内生动力。与其他大国关系相比,中欧发展关系的优势很明显。中欧相互之间不存在地缘政治问题,同时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中国与欧盟的经济互补性很强。欧盟十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以中德合作为例,首先,德方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愿意与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双方还将依托中欧班列带来的物流便利促进两国电商合作发展,搭上“互联网经济”的快车。其次,双方决定共同支持两国中小企业合作,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设立中德中小企业专项贷款二期。第三,双方同意建立新合作机制,在老工业基地成功转型升级、城市群建设和均衡发展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最后,中德两国政府表示将支持两国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双方认为两国在阿富汗开展的联合培养矿业人才的三方合作项目是一个成功的合作模式,并同意探讨在非洲开展第三方合作。

除双方经济互有所需的内生动力外,中欧走近还得益于特朗普上台后欧美分歧突出这一外部推力。虽然在维护以WTO为中心的全球贸易体系、维持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等方面,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立场相同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但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引发欧美分裂,中欧进一步认识到了坚持共同立场的重要性。德国总理和欧盟领导人均公开表达了对特朗普总统的严重失望。在参加完北约布鲁塞尔峰会以及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举行的G7峰会后,默克尔可以说对特朗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她之后所说的话近日也被世界各大媒体频繁引用。她说:“我在过去几天体会到,我们可以完全信赖其他人的时光已经有点远去了。我们欧洲人必须真正地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显然,这里的其他人指的是美国。美国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对德国进行贸易战,以及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加上特朗普回避在北约安全互助问题上明确表态,并继续指责欧洲国家不愿公平分担北约防务支出,成为引发目前欧美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随着欧美分歧的日益凸显,欧盟和德国领导人均表达了通过加大与中国的合作来共同维护现有国际秩序、应对全球挑战的愿望。在中德总理年度会晤成果清单以及中欧领导人会晤成果清单中,双方均强调坚定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WTO规则,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默克尔在与李克强共同会见记者时明确表示,面对不确定性上升的世界,德中有责任加强战略伙伴关系,密切合作。德方愿同中方共同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自由贸易作出贡献。

李克强访欧之前,两大问题受到了中欧双方观察家的关注,一是欧盟履行《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十五条条约义务,另一个是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这两大问题虽然没有得到解决,但双方坦率交换了意见,同时也展示了解决问题的意愿。中国要求欧盟履约,既合情也合法。合情在于欧盟本身清楚地知道,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支持多边主义和全球贸易体系至关重要,合法是因为这涉及欧盟对WTO规则的态度问题。在这一点上,李克强总理得到了默克尔总理的支持。但中方与欧盟的分歧仍然存在,有媒体称,由于中欧在履约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双方在峰会后未能发布联合声明。关于双边投资协定问题,欧方希望通过尽早签署这一条约来解决欧洲企业在华的所谓“市场准入问题”。而中方事实上也越来越意识到双边投资协定对未来中欧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但此协定事关中欧双方的重要利益,谈判十分复杂。不过只要双方相互尊重,愿意妥协和让步,签署这一协定指日可待。

在一个不确定性增大的世界,可以预料,随着中欧合作的不断推进,以及双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持的共同立场,中欧关系将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同时中欧合作的重要性也将不断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