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剖析特朗普的对华强硬论调

2017-03-17
S1.jpg

或许除了墨西哥之外,特朗普政府最为针对的国家就是中国了。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不断批评北京对美贸易的失衡和不公平做法,称中国在“剥削”美国并几乎未受惩罚。特朗普的顾问们同样指责奥巴马政府未能阻止中国在海洋领域,尤其是东海和南海的独断行为。

此后的情况仍未明显改观。上个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通了电话,并貌似在最有争议的问题上(“一个中国”政策)勉强达成休战,这一问题在特朗普去年11月意外当选后数周内浮出水面。在那段时间内,特朗普一系列看似颠覆美台关系现状的行为和表态令北京大感不安。一切始于特朗普作为当选总统接了台湾总统蔡英文的一通电话。

直接和蔡通电话打破了美国近40年来遵循“一个中国”政策的传统做法。此后,特朗普质疑“一个中国”政策的神圣性和绝对性,这进一步触怒北京。看起来,特朗普是将美台关系视为向北京施压并迫使其向华盛顿妥协(可能在贸易上)的“筹码”或杠杆。

特朗普还用尖刻言辞猛烈批评北京(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包括北京在南海破坏稳定的举动,以及未能拿出具体措施来对付朝鲜的不听话政权。所有这些其实都与他对华策略的真正动机有关:贸易问题上的强硬路线。具体来说,特朗普政府将中国称为“汇率操纵国”(尽管搞反了评估方向),并谴责北京的不公平贸易做法。就此来看,特朗普已经表明了意图,并增加了筹码:承诺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并任命以对中国鹰派立场闻名的彼得·纳瓦罗为贸易主管,和北京开打贸易战的准备已经就绪。

在特朗普任内美中关系将如何发展?我们如何透过恫吓言论把握真正意图?

至关重要的是,要破解特朗普的强硬策略,并找到他意图和北京达成妥协的领域。截至目前,特朗普政府在贸易问题、海上安全问题(尤其是南海)以及美台关系问题上措辞强硬。此外,特朗普谴责北京缺乏有效措施来“限制朝鲜”获取更为致命的核武器和导弹技术。这种蜂拥而上策略——匆忙在多个问题上同时攻击北京——看起来是根据特朗普自己的商业策略来制定的。预计特朗普的“杠杆”将令中国在核心问题上作出痛苦的妥协,因为中国害怕华盛顿的蔑视和威胁。特朗普在“一个中国”问题上态度缓和后,他的发言人西恩·斯派塞坚称,类似这种让步“总能令总统有所收获”。

中国仍担心特朗普可能增加在争议巨大的南海问题上的筹码,特朗普已谴责北京“建造大规模军事设施”。对此中国予以回击,一位中国外交部重要官员表示:“南海岛屿的主权归属或许存有争议,但这轮不到美国来决定。”北京进一步称:“这一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这是不能谈的,也不能(被用来)当做谈判筹码。”特朗普最新承诺将军费开支增加10%,并大幅扩张美国海军规模,中国必须对此抱以警惕。特朗普的顾问已经开始散播在亚太永久性部署第二支航母舰队的想法。不过,所有这些计划仍存在疑问,例如重新装备的海军如何在亚洲分配力量,以及谁来领导这一转型?上个月,特朗普拟提名的海军部长菲利普·比尔登主动退出角逐这一海军最高职位。

事实是,特朗普政府不应当(也无法)以零和思维来看待美中关系。的确有必要改进关系,或许也应该改变奥巴马政府时期战略资产不平衡的遗留问题,即美国在面对中国的行动尤其是海上行动时过于谨小慎微。但这种改进应当采取一种平衡的方式,即华盛顿可以增进与盟友的关系以及在亚太的存在,同时在有意义的议题上同中国保持接触。这两者并不冲突,在其坚守对盟友承诺的同时,华盛顿在数十年内和北京保持着务实关系。例如,特朗普政府应当拓展和中国在安全问题上的合作,如在过去两年内让中国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并进一步增加在官方和非官方层面的防务问题沟通。

这种合作也应当包括直白和公开(而非模糊和谨慎)地阐明华盛顿在本地区的重大利益,例如核心盟友、航行自由以及对国际法的尊重。特朗普必须明确表示,美国也是太平洋国家,在本地区的经济和政治稳定上拥有实质性利益。对这些利益,华盛顿无须辩白也不应轻描淡写,并且不管中国是否乐意都应当表明,在面对东海欺凌行为和部署“萨德”系统问题上,美国将坚定支持盟友(如日本和韩国)。

尽管两国关系复杂,并在很多领域战略利益不一致,但清晰和平衡将有助于为关系确立边界。特朗普的激烈言辞显然令北京在朝鲜问题上作出妥协,例如极其重要的(如果不是根本性改变)暂停从平壤进口煤炭的决定。中国高层也开始主动接触,国务委员杨洁篪上个月访问白宫就是明证。是时候超越言辞,从务实和战略角度来看待美中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