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对奥巴马重返亚洲教训的解读和误读

2017-03-02
S1.jpg

大众看法值得警惕

对奥巴马的“重返亚洲”战略,已有很多中肯批评。例如,信息传达方式拙劣;相较于宏大的目标,实现手段不足。不过一些大众看法却值得警惕。有种批评认为,奥巴马向中国暴露了美国的弱点,因此“招致”中国的日趋独断专行,这种看法已被公认为主要教训。

在中国眼中美国的政策究竟是软弱还是强硬至关重要,因为这事关中国最近行为有多大程度是由美国行为所驱动的。出于对北京动机的不同理解,有的美国人将目前中国的行为解读为对美国软弱的反应,也有人将中国行为视为对美国强硬姿态的反应。可惜,很多这方面的讨论都基于一些从未审慎评估的假设。

常见的分析认为,重返战略之所以失败,因为美国缺乏决心,因为该战略原本就没有意义,或者中国官员认为奥巴马好对付。这些观点倾向于结合一些主要假设:首先,中国领导人和美国对华鹰派一样,认为重返战略缺乏实质内容;其次,一方的软弱会招致对手得寸进尺而非自鸣得意,这是“慕尼黑类比”的逻辑;第三,中国的行动(特别是海事方面)主要是为了和美国展开战略竞争,而非是出于国内和地区因素考虑。

我们应当对这些假设报以警惕,尤其因为它们影响着我们对此后发生事情的解读。错误的大众看法具有危险的误导性。这些与中国的感受相关的假设需要更慎重对待:社会学家发现人类普遍倾向于误解他人观点,夸大自己在他人决策中的影响力,并误判自己给别人带来的感受。综合来看,这些因素可能为合理解读中国和其他国家行为带来麻烦。

如果不能意识到他国行为存在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将导致错误制定对策。这是因为,国际事务观察者再努力,也很难把对既定行为的解读和背后的动机拆分。一旦我们建立了解读模糊信息的框架,我们就很难再接受其他解释。评估中国对重返战略的看法将有利于这一讨论,因为这会阐明其他假设,避免我们误导性地收窄解读思维。部分明智的美国人可能得出结论,有些对华政策应当更加坚定,但这种判断不应当来自于奥巴马及其政策被视为软弱这一前提。

中国人对重返战略的常见看法

中国人对重返战略的看法并不相同,正如一位美国观察家所说,中国人的初期反应大致在温和批评和直率斥责美国试图遏制中国这两极之间。还有人观察到,重返战略“导致中国大陆精英和大众不安全感和被威胁感上升”。与华盛顿对奥巴马的批评不同,很多中国人认为美国军事行动意义重大,他们密切关注美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关系的发展,他们还认为美国在南海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感受的形成还与一种更广泛的认识有关,即美国的外交政策是由邪恶动机驱动的,是为了在军事上包围中国并破坏其崛起。

这种中国人对美国大战略的根深蒂固的认知,影响了对美国政策的解读。很多中国人和美国分析人士注意到,中国有种流行观点认为,美国外交政策是以进攻性新现实主义为宗旨,为了维持其对亚洲的霸权统治不惜牺牲中国利益。人们指责美国奉行“丛林法则”,追求“权力政治”,未能走出“冷战思维”。即便是美国真的决心转向绥靖或收缩政策,中国人对其解读也需要对抗上述基本观念。

一些重返政策还强化而非弱化了美国的上述形象。中国专家和学者经常将重返战略视为美国强化其军事行动。中国学者常称,过去数年来美国的近距离监视活动频次,以及美国海军舰只在中国近海的活动和联合演习都有所增加。美国海军航行自由行动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也是炫耀武力而非单纯的行使合法权利。中国对重返战略的讨论也常常呼应五角大楼的表态,即美国和盟友的军事技术质量近年来有所提高。虽然一些美国人看轻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新签署的协议,但中国分析人士却视之为战略质变,目的是要以新方式将美国嵌入本地区。

在外交界,常听到中国学者专家声称美国在南海领土争端上不再奉行中立政策。大多数人都会引用国务卿希拉里在2010年7月东盟地区论坛上的表态,她当时宣称东亚的航行自由是美国的“国家利益”,这被中国人视为美国压力升级的信号。中国分析人士常指责美国怂恿菲律宾到常设仲裁法庭起诉中国,甚至设法影响了法庭裁决。

这些观点中的很多显然都是不准确的。一些是无心误解,而另一些则很可能是虚伪说辞。但另一方面,一些中国人关于重返战略的观点也与部分美国学者不谋而合。有美国学者注意到,重返战略中的一个元素是转向同亚洲大陆国家建立更强纽带,尤其是始于2010年的对越关系。还有人注意到,与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签署的协议,对于提升亚洲盟友实力和合作的长期目标(即针对中国的外部制衡)至关重要。这种聚焦于三边或多边关系的转向,旨在以“联合防御”的新观念取代以美国为中心的“轮辐”安全合作模式。早在布什政府时期,这一观念就被认为有助于“劝止”中国挑战现状。在中国之外,很少有人相信美国强迫菲律宾利用法律诉讼对抗中国。不过一些美国人和其他国家人士猜测,美国2010年及此后的外交措施无意间鼓励了盟友采取冒险行为。

误读的风险

由于夸大了慕尼黑逻辑在美中安全关系上的适用性,奥巴马的批评者对其他因素发挥作用的可能性视而不见。事实上,上文提及的大多数中国人的感受都意味着美国近期的安全姿态增加了中国的不安全感,也加深了他们对美国“围堵”中国的长期看法。不能说因为中国本质上是一个不会改变的修正主义者,安全困境理论就不能适用于美中关系。不幸的是,保持开放心态相当困难。导致鹰派世界观大行其道有观念和制度上的原因,而且一些人怀疑人类有倾向于慕尼黑思维的偏见。

此外,奥巴马的批评者默认中国的海上独断行为是美国软弱“招致”的,他们这么做有夸大美国对中国决策影响力之嫌。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野心,甚至实现海军现代化的决心,并非主要受美中关系影响,而是由其国内政治领域迎合民族主义等考虑所驱动。中国的每个行为本质上都是对美国决心的考验,这种错误的假设将引发不必要且适得其反的“零和游戏”。这并不是说美国不应维护其自身、盟友以及国际社会在该地区的合法权益,但是政策调整应当着眼于实际利益,而非象征性价值。

涉及中美关系的很多评论都包含一些预设性假设,这些假设会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读,甚至降低我们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鉴于在中国存在众多关于美国战略文化的误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互谅互让。我们对于对方行为的解读方法和解释手段应当更加微妙灵活、不拒斥调整。